一、cod 氨氮 总磷 总氮 国标?
答:cod 氨氮 总磷 总氮 国标: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二、cod和总氮关系?
1、COD:即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中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简写为COD。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BOD:即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一般用20℃时,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如果污水成分相对稳定,则一般来说,COD> BOD5。一般BOD5/COD大于0.3,认为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3、氨氮: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4、总氮:简称为TN,指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为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总量称为总氮(TN)。
三、氨氮总氮和cod的关系?
一般来说COD浓度高,但是氨氮不一定高,但是氨氮浓度高,如果COD测量使用国标法,COD测量值也高,因为氨氮也可以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
COD:化学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mg/L表示。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总氮: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四、氨氮cod总磷标准?
地表三类水质的部分主要指标是:COD≤20mg/L,氨氮≤1.0mg/L,总磷≤0.2mg/L,总氮≤1.0mg/L,类大肠菌群≤10000个/L,从中可以得知,总氮含量每升要小于等于1豪克,加亚硝酸(0-5℃),测量放出的气体的量(RNH2+HNO2→ROH+N2↑+H2O)
总磷:氧瓶燃烧,用水吸收(此时所有磷皆以磷酸根形式存在),再用磷钼酸比色法求出磷的量
五、总氮cod国家排放标准?
答:总氮cod国家排放标准: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六、cod分光光度测定仪原理?
COD分光光度测定仪的原理是根据样品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对高浓度硫酸的氧化反应,通过测定污染物氧化后生成的钴离子对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具体地,样品首先通过预处理步骤,如加热酸化等使其在反应时更为充分,然后将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硫酸和反应助催化剂。样品在反应中氧化分解有机物,生成H+、 CO2、 H2O等化合物,并同时生成一定量的Co2+离子。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越来越高,吸收光线的能力也越来越强,通过光度计可测算样品中COD浓度的值。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干扰物质的影响,常常进行比色移去法或者光谱法分析COD的含量。
七、cod总磷总氮氨氮有什么关系吗?
氨氮指的是水中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氮,也就是说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比一般植物性的有机物含量会高,而人畜的粪便含氮有机物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分解成氨,因此在水中的氨氮含量增高时是指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式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其中包括有硝氮、亚硝氮和氨氮等无机物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
从以上讲述可以了解到,氨氮是总氮的组成成分之一,不过氨氮占总氮的比例关系大小这个不好确定!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总氮的测定值低于氨氮的情况
八、缺氧池cod和总氮比值多少最佳?
1.2到2.3之间。
COD是化学需氧量的缩写,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总氮的比值,简称为TN,是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COD和总氮的比值在1.2到2.3之间
九、蒸汽冷凝水cod总氮是多少?
焦化废水主要污染物来自蒸氨废水,COD一般5000左右,bod1500左右,氨氮50-500(主要看蒸氨段效果),另外挥发酚和氰化物含量也比较高。
出水的话工艺不同处理效果不同,比较成熟的工艺出水能降到COD100,BOD20,氨氮15。锅炉整齐冷凝水正常这两项指标值应该是0。检测不到,在锅炉水质标准中根本就没有这两项指标,只有污水处理中才有COD和氮氧化物。
十、总氮去除方法及原理?
总氮的组成:有机氮、硝氮、亚硝氮和氨氮。
一般使用生物法去除,生物脱氮原理,是把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先由氨化菌作用生成氨氮,氨氮再由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硝氮或者亚硝氮(一般情况下均视为硝氮,亚硝氮含量很低),硝氮再由反硝化菌作用生成氮气。当然生物菌的分解调节是相当苛刻的,例如:PH、温度、浓度、盐度、重金属含量及浓度、碳源等都是影响生物活性的因素,如果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生物停止活动,盐度、重金属过高导致生物死亡,过低会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所以生物降解的困难度相对较高。
对于无法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可先通过氧化的方法,例如氯气氧化、臭氧氧化、次氯酸盐氧化等,将有机氮,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氮,再通过进一步的化学或者生物反应将其变成氮气。
对于氨氮去除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生物法、沉淀法和吹脱法等,沉淀法可实现氨氮的回收利用,吹脱法效率虽然过高但是会造成空气污染(二次污染)等
对于硝氮和亚硝氮而言,就是总氮中比较难以去除的因子了,一般利用HDN工艺,原理为生物脱氮,因为生物脱氮的生存环境控制相对较为困难的,但是HDN让生物充分的发挥本能,达到去除率高,废水处理费用少,占地面积小,污泥小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处理废水,拥有类别为:HDN-GS高浓度硝氮的高效脱氮、HDN-LS低浓度的硝氮高效脱氮、HDN-FT毒性大的硝氮废水的高效脱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