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有机碳的概念?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TOC的测定类似于TOD的测定。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
二、总有机碳取样方式?
碳是铸铁中最重要的元素,经常需要在铁水中含碳进行检测。取样过程非常关键,冷凝速度过慢就会产
生石墨夹杂。都知道火花直读光谱仪进行测定时需要完全不合石墨的样品才能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也
就是需要完全的白口激冷试样,碳以完全的碳化物形式存在,才能精确测定。
传统的谈测定方法是体积测量方法,其一直作为测定黑色金属材料中总碳含量的标准测量方法。具体操
作办法是从铸铁或钢铁上削下一小块铁
(
大约
0
.
5 g)
,加热到
1 150
℃然后在纯氧环境中燃烧。燃烧产生
的气体产物,大多数是
CO2
,剩余的氧气则用一个洗瓶吸收掉。将
CO2
溶解在水中,并通过读取滴定管刻
度的方法测量由此减少的体积值,由此,可将滴定管的刻度直接换算为碳的百分含量。以上所述的操作
方法有不同的变化形式。大多数情况下,
COz
检测的方式会有所变化。比如,
CO2
可通过泡碱石棉吸收,
再通过称量仪器进行称重。这种称量仪器的刻度可以直接换算成碳的百分含量。现今,通常采用基于红
外辐射吸收的光学法测量
CO2
。
自上世纪
60
年代来,火花直读光谱法
(S_OES)
和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
(GD-OES)
被用于碳含量的测量。值得
注意的是,
S
—
OES
的测定速度要比燃烧测量法要快得多。采用
S
—
OES
并不需要将样品削成小块,进行双
燃烧分析只需要一分钟。
GD_OES
也不需要将样品削成小块,由于石墨的喷射速率较小,分析时间可能长
达十分钟。所有这些测定总碳含量的方法都需要对样品进行恰当处理。对于燃烧过程来说,如果样品含
有球状石墨,这就意味着需要足够量的原始样品。否则,由于石墨容易从表面脱落或者在切削过程中容
易脱落,可能造成石墨夹杂物的大量损失。特别对
S_0ES
来说,样品的选取至关重要。样品中一定不能含
有石墨,这可通过采取一种重型的铜模冷却较薄的样品来达到目的。有时会添加一些元素,诸如将铋元
素加入到样品中从而抑制石墨的形成。选取可再生和正确的样品只能通过经验丰富的操作者来进行。样
品为何不能含有石墨,原因很简单:在实际测量开始之前,有一个预火花时期,这个时期能产生
4 000
左
右的高能量火花。这个预火花期间需要重新熔化样品的表面并使之均匀。如果样品中含有大量的石墨夹
杂物,那么火花会导致大部分石墨的升华。从而导致碳的损失,即在集成时间就没有足够的碳。因此碳
的测定值就会过于低下。在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状铸铁成分里均有石墨夹杂物。在灰口铸铁里,石
墨夹杂物呈现层状结构。凝固后,可锻铸铁组成部分的碳以碳化铁形式存在;退火后就产生了石墨。球
状铸铁含有少量的镁或铈。单个镁或铈原子周围会积聚碳,形成直径在几“
μ
m
”到“
50
μ
m
”的小球。
在样品选取过程中,难以阻止这种球状的形成。因此,总碳含量的测定就存在一种常在的误差的危险。
三、总有机碳保存方法?
①准备浓度为1000mg/L的有机碳标准试剂。用不含有机物的水溶解2.1254g的干燥的邻苯二酸氢钾标准物;稀释至1000mL。该标准溶液在室温条件下能稳定保存1个月。
②准备浓度为10mg/ L的碳标准试剂。量取10mL上述1000mg/L的有机碳标准试剂,置于1L容量瓶中。用不含有机物的水稀释至刻度线,塞上塞子,彻底混匀。该溶液当天使用当天配制。
③使用该标准溶液代替样品,按照直接法流程操作。
④用标准溶液所测得的数据校准标准曲线,在仪器菜单中选择标准溶液校准程序。
四、总有机物和总有机碳的区别?
总有机碳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很多,除含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还不能全部进行分离鉴定。常以“TOC”表示。TOC是一个快速检定的综合指标,它以碳的数量表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但由于它不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组成,因而不能反映总量相同的总有机碳所造成的不同污染后果。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通常作为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
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的总量,用总有机碳表示。
五、总有机碳的优缺点?
以碳的数量表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但由于它不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组成,因而不能反映总量相同的总有机碳所造成的不同污染后果。
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通常作为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
六、toc总有机碳测定原理?
TOC仪器的测定原理:
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以下简称TOC分析仪)来测定。TOC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仪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气相色谱法等,其中燃烧氧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因此这种TOC分析仪广为国内外所采用。
TOC分析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进样口、无机碳反应器、有机碳氧化反应(或是总碳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非分光红外CO2分析器、数据处理部分。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按测定TOC值的不同原理又可分为差减法和直接法两种。
⒈差减法测定TOC值的方法原理
水样分别被注入高温燃烧管(900℃)和低温反应管(150℃)中。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受高温催化氧化,使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二氧化碳。经反应管的水样受酸化而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其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导入非分散红外检测器,从而分别测得水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总碳与无机碳之差值,即为总有机碳(TOC)。
⒉直接法测定TOC值的方法原理
将水样酸化后曝气,使各种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驱除后,再注入高温燃烧管中,可直接测定总有机碳。但由于在曝气过程中会造成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而产生测定误差,因此其测定结果只是不可吹出的有机碳值。
3 TOC电导率法
TOC电导率检测技术能够测量液态的CO2。业界采用的主要有两种电导率检测技术:一种是直接电导率法,另外一种是薄膜电导率检测法(又称选择性电导率法)。采用两种电导率法的TOC分析仪校验结果都很稳定,检测精度高。这两种技术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直接电导率法比较容易受杂酸性,卤化有机物等的干扰;而薄膜电导率检测技术抗干扰性更佳。
薄膜电导率检测法是GE TOC分析仪使用较多的检测方法,TOC分析仪使用的膜能防止杂离子的通过,确保检测的只是CO2的含量,从而使TOC的读数更为精确。
七、纯水中总有机碳标准?
水质:总有机碳
《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GB 13193-1991)》规定了测定地面水中总有机碳的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适用于地面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测定浓度范围为0.5~60 mg/L,检测下限为0.5 mg/L。
八、总有机碳和cod如何换算
有关实际废水中COD与总有机碳TOC函数关系的研究,大多认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表达式:COD = a + b TOC,a值水中无机物需氧量;b值水中有机物加权平均的COD/TOC值。这就是总有机碳和cod的换算可以参考一下,具体计算依数据分析。
九、总有机碳的有效期?
总有机炭正常情况下的有效期为三年。
十、toc总有机碳通氮气的原理?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C)的质量浓度(mg/L)表示。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共同成分,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水的TOC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因此,TOC可以作为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的指标。
当然,由于它排除了其他元素,如高含N、S或P等元素有机物在燃烧氧化过程中,同样参与了氧化反应,但TOC以C计结果中并不能反映出这部分有机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