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标准水质总磷总氮含量?
国家标准水质的总氮含量≤1.0mg/L。
总氮,简称为TN,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二、国家标准水质总磷量?
国家水质规定中总磷含量的标准
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规定总磷的标准限值(单位mg/L),
I类水质总磷标准浓度为≤0.02mg/L、
Ⅱ类总磷标准浓度为≤0.1mg/L、
Ⅲ类总磷浓度为≤0.2mg/L、
Ⅳ类水质总磷浓度标准为≤0.3mg/L,
V类总磷浓度标准为≤0.4mg/L,。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汤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三、水质指标总磷是什么意思?
水质指标总磷是指水中总磷的含量,它是指水中溶解态磷和悬浮态磷的总和。总磷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它可以通过污染源进入水体,如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等,对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四、污水总磷超标的原因有哪些?
现今,在污水处理环节中应用‘脱氮除磷’工艺越来越多,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水氮磷含量超标的情况常常困扰着水厂的工作人员。
污水总磷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在做中学,理论知识辅助我们解决问题,但不能完全依靠理论知识一成不变哦。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是一种高F/M低SRT系统。当F/M较高,SRT较低时,剩余污泥排放量也就较多。因此,在污泥含磷量一定的条件下,除磷量也就越多,除磷效果越好。
对于以除磷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F/M为0.4~0.7kgBOD/kgMLSS•d,SRT为3.5~7d。但是,SRT也不能太低,必须以保证BOD5的有效去除为前提。
2、BOD/TP
要保证除磷效果,应控制进入厌氧区的污水中BOD/TP大于 20。
由于聚磷酸菌属不动菌属,其生理活动较弱,只能摄取有机物中极易分解的部分。因此,进水中应保证BOD5的含量,确保聚磷酸菌正常的生理代谢。但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存在碳源偏低,氮、磷等浓度较高等现象,导致BOD5/TP值无法满足生物除磷的需要,影响了生物除磷的效果。
3、溶解氧
厌氧区应保持严格厌氧状态,即溶解氧低于0.2mg/L,此时聚磷菌才能进行磷的有效释放,以保证后续处理效果。而好氧区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吸磷。
因此,对于厌氧区和好氧区溶解氧的控制不当,将会极大影响生物除磷的效果。
4、回流比与水力停留时间
厌氧-好氧除磷系统的的回流比不宜太低,应保持足够的回流比,防止聚磷菌在二沉池内遇到厌氧环境发生磷的释放。在保证快速排泥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回流比,以免缩短污泥在厌氧区的实际停留时间,影响磷的释放。
在厌氧-好氧除磷系统中,若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则回流比在50~70%范围内,即可保证快速排泥。
污水在厌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5~2.0h的范围内。停留时间太短,一是不能保证磷的有效释放,二是污泥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低级脂肪酸,以供聚磷菌摄取,从而影响磷的释放。
污水在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一般在4~6h,这样即可保证磷的充分吸收。
5、pH
低pH有利于磷的释放,高pH有利于磷的吸收,而除磷效果是磷释放和吸收的综合。因此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宜将混合液的pH控制在6.5~8.0的范围内。
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在做中学,理论知识辅助我们解决问题,但不能完全依靠理论知识一成不变哦。
五、总磷包括哪些形态?
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水中磷可以以元素磷、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有机团结合的磷酸盐等形式存在。
其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化肥、有机磷农药及近代洗涤剂所用的磷酸盐增洁剂等。磷酸盐会干扰水厂中的混凝过程。水体中的磷是藻类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过量磷是造成水体污秽异臭,使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和海湾出现赤潮的主要原因
六、水质总磷测定的标准曲线怎么做?
一般对水质的测定主要有几个指标,总氮、总磷、氨氮、溶解氧和pH值等,总磷是反映水质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通常测定的标准如下。以磷含量做纵坐标,吸光度值做横坐标,插入散点图,点其中一数值点,添加趋势线
七、水质检测总磷过滤对结果有影响吗?
水质检测总磷过滤对结果是有影响的。
水过滤的概念要依据水所处的主客位置而定义。水作为主体时,水过滤是一种过滤、处理其他杂质的介质,是通过水的溶解来有效分离固体和气体的一种过滤方式。水作为客体时,水过滤是专门针对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是利用过滤介质将水中悬浮固体除去,从而获得清水的方法。采集的环境水样,其组成可能是相对复杂的。在对水样进行正式的分析测定前,水样浑浊会影响分析结果,常常有必要对水样作一些适当的前处理。
八、总磷的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有没有cmc认证?
总磷的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没有cmc认证。只有质量认证。主要都监测水温、ph、三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氨氮)、总磷、COD、BOD5、TOC、TN、金属离子(铜、锌、硒、砷、汞、镉、铬(六价)、铅)等。
九、水质指数氨氮高总磷低是什么原因?
1. 水质指数氨氮高总磷低的原因是水体中氨氮含量较高,而总磷含量较低。2. 这是因为氨氮主要来自于有机物的分解,如动植物残体、废水等,而总磷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的磷肥、洗涤剂等。3. 氨氮高总磷低可能是由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较快,导致氨氮释放较多,而磷肥的使用量较低或者磷肥被土壤吸附、沉积等原因导致总磷含量较低。此外,也可能是水体中存在一些生物或化学过程,使得氨氮的转化速度较高,而总磷的转化速度较低。
十、水质监测中影响总磷的原因是什么?
在总磷的监测分析过程中,采样瓶的选择、洗涤,水样消解方法的选择,显色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比色皿的清洗等都直接影响到总磷的测定结果。
控制从样品采集、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到显色、测定,尽可能的使用玻璃器皿,并且冲洗干净,防止吸附影响测定结果;消解方法的选择,在保证消解完全的前提下可选择操作简便的烘箱消解法;显色温度和时间最好按照国标中规定的总磷测定方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中的要求严格进行操作。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避免出现失误,才能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保证实验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