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态弹性模量,公式?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E=δ/ε,E为弹性模量,б为应力,ε为应变
二、动弹性模量测定仪的定义?
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测定仪采用共振法测定混凝土及砂浆试件的动弹性模量,以检验混凝土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 对应检测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DLT 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三、comsol声固耦合计算时,固体参数弹性模量是静态弹性模量还是动态弹性模量?
在进行声固耦合计算时,固体参数弹性模量通常应该选择动态弹性模量,而不是静态弹性模量。这是因为动态弹性模量考虑了材料的频率响应,而静态弹性模量则没有。
在声固耦合计算中,声波会在固体中传播,从而引起固体中的应力和应变。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能够反映材料对声波的响应情况,因此更适用于声固耦合计算。相比之下,静态弹性模量仅仅反映了材料在静态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无法反映材料在动态情况下的响应。
例如,当在一个金属板中产生声波时,声波会引起板的振动,从而导致应力和应变的变化。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将考虑这些变化,而静态弹性模量则会忽略它们。因此,如果在声固耦合计算中使用静态弹性模量,则无法准确地预测金属板的响应。
四、静态弹性模量与动态弹性模量的测定值一般哪个比较大,为什么?
动态要大吧,最起码要考虑应变率效应,尤其是应变率敏感的材料,二者之差会比较大,可以达到10%的水平
五、动弹性模量测定仪主要检测的是什么?
动弹性模量测定仪主要功能,对于一定的物体,都存在一个固有谐振频率。当物体的体积或材质一定时,该物体的谐振频率仅与其密度有关。因此物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决定了物体强度。若能够测量出该物体的谐振频率,就可以根据强度理论推算出物体的强度。动弹仪就是利用以上原理测量物体谐振频率的仪器。可以广泛用于冶金、建筑、桥梁、水电等领域对混凝土、碳素、石板、玻璃、砖、塑 料和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测量。
六、杨氏模量的静态法测量的实验结论?
杨氏模量的静态法测量实验结果是可靠的。因为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施加外力来产生重要的形变,测量形变和受力的关系,由此计算出杨氏模量。此外,该方法的精度高,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在工程领域,这个结论对于确定材料的刚度和强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探索如何提高测量的精度,以及在不同材料上进行实验,以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七、静态拉伸法测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实验原理?
静态拉伸法是测定金属材料杨氏模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不同的拉伸载荷,测定金属材料的应变和应力,并计算出其杨氏模量。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需要,从金属材料中切割出一定尺寸的样品,要求样品表面光洁度高,并且尽量保证其几何形状和大小的一致性。
安装夹具:将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并调整好夹具的位置和张力。
施加载荷:通过拉伸试验机施加不同的拉伸载荷,同时记录样品的应变和应力值。
统计数据:将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拉伸载荷、应变和应力等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应力-应变曲线。
计算杨氏模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样品的杨氏模量,公式为 E = σ / ε,其中 E 表示杨氏模量,σ 表示应力,ε 表示应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尺寸选择适当的拉伸载荷,并保持载荷施加速度和温度等条件的一致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八、静态拉伸法测量钢丝的杨氏模量思考题,请各位高手帮帮忙?
1 防止因钢丝形变而造成测量误差。
2 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抗形变能力的强度量,只与材料、结构有关,与材料几何形状无关,故材料相同,但粗细,长度不同的两根金属丝它们的杨氏模量相同。
3 逐差法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数据,避免了数据处理上引入的误差,做图法相对而言精确度不够,但较为直观简便。
4 1/4
5 应选取钢丝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不同仪器测量不同长度的目的是控制间接变量(杨氏模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在许可的范围内,其不确定度有五个独立的直接测量两不确定度传递而出,因此根据各量的大小和测量特点应选用不同一次进行不同精度的测量以控制总不确定度度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