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排卵测定仪多少钱
猪排卵测定仪:一项重要的养猪工具
猪排卵测定仪是现代养猪业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养殖者判断母猪是否处于可繁殖状态,从而提高繁殖效率和产仔率。本文将介绍猪排卵测定仪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市场上常见的价格。
猪排卵测定仪的原理
猪排卵测定仪是基于猪体内荷尔蒙变化的原理来进行排卵预测的。它通过检测母猪尿液中的卵泡刺激素水平,判断母猪是否处于排卵期。当母猪即将排卵时,体内的卵泡刺激素水平会急剧上升,通过测定尿液中卵泡刺激素的含量,猪排卵测定仪能够准确判断母猪的排卵状态。
猪排卵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使用猪排卵测定仪非常简单。首先,收集母猪尿液样品,可使用专门配套的尿液采集器进行采集。然后,将样品添加到猪排卵测定仪上,按照仪器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操作。猪排卵测定仪会自动分析样品中的卵泡刺激素水平,并通过显示屏或手机APP等方式反馈结果。
根据猪排卵测定仪的结果,养殖者可以判断母猪是否处于最佳配种期。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母猪正在排卵或即将排卵,那么就是进行配种的最佳时机。及时的配种可以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对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市场价格
目前,市面上猪排卵测定仪的价格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品牌、功能和性能等因素。一般来说,猪排卵测定仪的价格在几千元到一万元之间。
较为高端的猪排卵测定仪通常具有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和更多的功能选项,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一些基础型的猪排卵测定仪价格相对较低,适合一些小型养猪场或初级养殖者使用。
在选择购买猪排卵测定仪时,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济状况作出选择。如果您的猪场规模较大且需要高精度和多功能的猪排卵测定仪,可以选择一些知名品牌的高端产品。若您是初次尝试使用猪排卵测定仪或猪场规模较小,那么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基础型产品可能更加适合您的需求。
结论
猪排卵测定仪作为养猪业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养殖者判断母猪的排卵状态,提高繁殖效率和产仔率。通过测定尿液中的卵泡刺激素水平,猪排卵测定仪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母猪的排卵期。对于养猪业来说,合理利用猪排卵测定仪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猪排卵测定仪的价格有所不同,但是根据养殖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不仅可以提高繁殖效率,还能够降低经济成本。因此,在进行养猪的过程中,了解猪排卵测定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对于养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一台恶臭在线监测系统大概要多少钱?
SK-6900-NY
恶臭电子鼻
恶臭在线监测系统
一、产品简介:
SK-6900-NY恶臭在线监测系统是东日瀛能运用多年大气环境监测经验,依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专门针对垃圾处理、污水站、固定污染源、厂界等容易产生异味的场所,自主研发生产的一款恶臭浓度在线监测系统,俗称恶臭电子鼻;SK-6900-NY恶臭在线监测系统用一个传感器即可检测出恶臭值。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SK-6900-NY恶臭在线监测系统由供电单位、采样单元、样气过滤单元、传感器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和传输单位等组成。可同时监测包括恶臭在内的九种参数(氨气、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外加PM2.5、PM10、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照度、噪音等参数指标;工业级高清触摸屏,完美显示当前浓度值、最大值、最小值、1分种和1小时平均值,并可选取任意时间段时间历史数据查询,曲线显示;内置大容量存储芯片,可轻松存储10万以上数据,并通过专用接口数据导出;东日瀛能专利技术的预标定智能型气体传感器,即插即用,方便维保、更换;机箱采用户外专用纳米防护涂层技术,耐日晒雨淋、隔热、防蚊虫,可在户外长期使用;兼容TCP、IP、MODBUS 等通信协议,即可无线数据上传对接当地环保局,也可有线远传组网;
SK-6900-NY恶臭在线监测系统集气体采样、粉尘过滤、除湿干燥、实时浓度显示、AI智能计算、GPRS无线数据上传、紧急备电为一身,并免费开放基准线调整、零点调整、数据修正、标气校准、报警点设置、历史记录查询、数据导出、时间调整等实用功能,是一款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标准化、模块化、专业化恶臭在线监测系统;可广泛适用于垃圾处理厂、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化工园区、医药车间、城市街道、厂界等行业;
二、执行标准:
《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1993
《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6-1993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7-1993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8-1993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14679-1993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19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12358-2006
三、产品特点:
★恶臭气体参数任意组合,实时掌握监控地点的恶臭排放。
任选氨气、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OU值在内的1-9个指标;
目标气体可进行任意组合、检测原理不限、检测浓度范围不限;
同时支持选配其他气体和PM2.5、PM10、温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噪音、照度等气象参数监测。
★丰富的人机界面,完美展现各项监测数据。
工业级高清7英寸触摸屏,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实时显示监测指标的实时值、单位值、最大值、最小值、1分钟和1小时平均值;
可查询任意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并曲线图形显示。
★系统兼容性强,功能强大。
兼容电化学、MOS、PID、催化燃烧、红外、半导体等传感器技术原理;
兼容国外一线品牌气体传感器;
兼容目标气体不限,多种气体和量程均可专属定制,实现同时在线监测。
★智能传感技术,自动识别扩展,一机多用。
内置东日瀛能预标定好的智能气体传感器,即插即用,自动识别;
可通过更换不同的智能气体传感器,实现对现有多种气体进行检测,一机多用,节约成本;
作为易耗品的气体传感器寿命到期后,不需拆卸和返厂,直接更换智能气体传感器即可,维护方便。
★反应灵敏,测量精准,精确度高。
选用国外原装进口气体传感器,极大地保障了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
全量程温湿度补偿和数据修正功能,确保恶臭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精选采样泵,多重过滤保护装置,传感器专用气室。
精选采样泵,提供稳定平稳气流;
两级高效过滤器、除水、除尘、干燥;
传感器专属定制气室,目标气体充分有效反应检测。
★智能校准,多种数据修正模式,确保数据稳定。
零点自动校准,智能数据补偿,K值智能算法,标气目标点校准。
★多种信号输出可选,传输多样化。
支持RS485,GPRS,ZigBee,LoRa等无线或有线传输方式。
★大容量数据存储,记录安全每一刻。
标配10万条以上数据存储;
支持大容量SD卡,数据连续存储一年以上,自由设置数据存储间隔时间。
★恶劣环境,应对自如。
独特双层保护箱纳米防护涂层技术设计,确保通风、散热、耐日晒雨淋、抗酸、抗碱、防腐,保障安全检测;
工业级EMC模块,二级防雷,可在强磁和高静电环境下正常使用。
多种安装方式可选,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安装环境:
高温环境下,可配套东日瀛能专用的高温探针,支持最高800℃环境下直接采样使用。
高湿环境下,可配套东日瀛能专用的高效水汽过滤器和干燥管,支技最高99%RH环境下直接采样使用。
高尘环境下,可配套东日瀛能专用的粉尘过滤器,最高可过滤掉1um以上的颗粒物和粉尘。
四、技术参数:
型 号 | SK-6900-NY |
产品名称 | 恶臭电子鼻、恶臭在线监测系统、恶臭电子鼻监测系统、恶臭浓度在线监测系统、恶臭电子鼻浓度监测系统、过滤型恶臭检测系统、臭气监测系统、臭气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臭气电子鼻监测系统、臭气浓度电子鼻系统、OU值在线监测系统、OU监测系统 |
类 型 | 工业级实时在线监测型 |
显示方式 | 7寸触摸彩屏显示 |
工作方式 | 固定式连续在线工作,泵吸式检测(正压、负压、真空等环境) |
外壳材质 | 铝合金。可定制防爆与不锈钢材质 |
输出信号 | ①4-20mA信号:标准的12位精度4-20mA输出芯片,传输距离1Km;②RS485信号:采用标准MODBUS RTU协议,传输距离1Km;③电压信号:0.4-2V,0-5V、0-10V输出,选配(电压输出与电流输出二选一);④开关量信号:标配1组无源触点继电器,容量220VAC 3A/24VDC 3A;⑤无线传输:DTU、LORA等无线模块。 |
检测介质 | 氨气、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臭气OU值、VOC有机挥发物、苯系物等气体 |
检测原理 | 催化燃烧、电化学、热导、红外NDIR、PID光离子、光学 |
检测范围 | 0-10/20/50/100/500/1000mg/m³、ppm(根据技术原理而定) |
分 辨 率 | 0.01/0.1/1mg/m³、ppm(根据量程而定) |
检测误差 | ≤±3%F.S(全量程内≤3%)更高精度可订制 |
重 复 性 | ≤±1% |
线性误差 | ≤±1% |
响应时间(T90) | T90≤30S(不同气体响应时间不同,可参考常用气体选型表) |
工作电压 | DC24V(12V~30V) |
工作温度 | -20~+50℃ 特殊要求:(-40℃~+70℃) |
工作湿度 | 10-95%RH(无冷凝) |
工作压力 | 91~111Kpa(大气101kpa±10%)(根据传感器与使用环境而定) |
传感器寿命 | 2~6年(根据传感器原理与使用的环境而定) |
采样温度 | -20℃~+50℃(常规)。选配:-40℃~+200℃、-40℃~+400℃、-40℃~+800℃、-40℃~+1300℃ |
采样湿度 | 0~99%RH |
恒定温度 | 25℃ 气体处理后的温度,可设定(选配) |
恒定湿度 | 70%RH,气体处理后的湿度,自动(选配) |
自动排水 | 可根据现场的水汽大小自动排水(选配) |
采样距离 | 20米,选配大功率真空泵的采样距离大于40米,如果被测气体的压力比较大,采样距离相应大一些(选配) |
采样流量 | 4升/分钟(标准) |
工作电压 | 220VAC,50HZ,200瓦 |
外形尺寸 | 有脚:760*500*270mm;无脚:700*500*270(见外观尺寸图) |
防护级别 | IP65 防水型(可选户外使用) |
安装方式 | 壁挂式,地角安装,可选配立柱式安装支架 |
选配附件 | (温控器、加热器)系统加热:在极寒地区防止管路出现冰冻、防爆外箱、温湿度测量、减压阀(可选配油水分离)、高粉尘反吹装置、文丘里、散热分风扇;电脑监控配件:免费上位机软件、USB 转 RS485 转换连接线,如果要网络传输还需 RS485 转网口转换器。 |
五、选型表
检测介质 | 量程 | 最大允许误差值 | 最小读数 | 响应时间T90 |
氨气(NH3)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三甲胺(C2H9N)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硫化氢(H2S)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甲硫醇(CH4S)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甲硫醚(C2H6S)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二甲二硫(C2H6S2)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二硫化碳(CS2)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苯乙烯(C8H8)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有机挥发物(VOC)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苯系物(BTEX)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臭气浓度(OU) | 0-500/1000 | <±3%(F.S) | 1ppm | ≤30秒 |
PM2.5 | 0-1000ug/m³ | <±5%(F.S) | 1ug/m³ | ≤30秒 |
PM10 | 0-1000ug/m³ | <±5%(F.S) | 1ug/m³ | ≤30秒 |
温度 | -20℃~+50℃ | 0.1% | 0.1℃ | |
湿度 | 0~100%RH | 0.1% | 0.1%RH | |
风速 | 0-20m/s | 0.3m/s | 0.1m/s | |
风向 | 0-360° | ±1.5° | 1° | |
大气压 | 10~110kpa | ±1% | 0.1kpa | |
噪音 | 35~100dB | ±1dB | 0.1dB |
注:其它气体选型见附表
(现场图)
六、应用领域:
石油石化、化工厂、冶炼厂、钢铁厂、煤炭厂、热电厂、自来水厂、医药车间、烟草公司、大气环境监测、科研院校、楼宇建设、消防报警、污水处理、工业过程化控制、锅炉房、垃圾处理厂、地下隧道、输油管道、加气站、地下管网检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食品加工、杀菌消毒、冷冻仓库、农药化肥、杀虫剂生产等。
附表:常用气体选型表
检测气体 | 量程 | 最大允许误差值 | 最小读数 | 响应时间T90 |
可 燃气(E X) | 0-100%LEL | <±3%(F.S) | 0.1%LEL | ≤10秒 |
可 燃气(E X) | 0-100%Vol | <±3%(F.S) | 0.1%Vol | ≤10秒 |
甲 烷(C H4) | 0-100%LEL | <±3%(F.S) | 0.1%LEL | ≤10秒 |
甲 烷(C H4) | 0-100%Vol | <±3%(F.S) | 0.1%Vol | ≤10秒 |
氧 气(O 2) | 0-30%Vol | <±3%(F.S) | 0.01%Vol | ≤10秒 |
氧 气(O 2) | 0-100%Vol | <±3%(F.S) | 0.01%Vol | ≤10秒 |
氧 气(O 2) | 0-5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氮 气(N 2) | 0-100%Vol | <±3%(F.S) | 0.01%Vol | ≤10秒 |
一氧 化碳(C O) | 0-100ppm | <±3%(F.S) | 0.1ppm | ≤25秒 |
一氧 化碳(C O) | 0-1000ppm | <±3%(F.S) | 0.1ppm | ≤25秒 |
一氧 化碳(C O) | 0-2000ppm | <±3%(F.S) | 0.1ppm | ≤25秒 |
一氧 化碳(C O) | 0-20000ppm | <±3%(F.S) | 1ppm | ≤25秒 |
一氧 化碳(C O) | 0-100000ppm | <±3%(F.S) | 1ppm | ≤25秒 |
二氧 化碳(C O 2) | 0-500ppm | <±3%(F.S) | 1ppm | ≤20秒 |
二氧 化碳(C O 2) | 0-2000ppm | <±3%(F.S) | 1ppm | ≤20秒 |
二氧 化碳(C O 2) | 0-5000ppm | <±3%(F.S) | 1ppm | ≤20秒 |
二氧 化碳(C O 2) | 0-50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二氧 化碳(C O 2) | 0-20%Vol | <±3%(F.S) | 0.01%Vol | ≤30秒 |
二氧 化碳(C O 2) | 0-100%Vol | <±3%(F.S) | 0.01%Vol | ≤30秒 |
甲 醛(CH 2O)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甲 醛(CH 2O)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甲 醛(CH 2O)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甲 醛(CH 2O) | 0-1000ppm | <±3%(F.S) | 1ppm | ≤45秒 |
臭 氧(O 3) | 0-1ppm | <±3%(F.S) | 0.001ppm | ≤20秒 |
臭 氧(O 3) | 0-5ppm | <±3%(F.S) | 0.001ppm | ≤20秒 |
臭 氧(O 3) | 0-50ppm | <±3%(F.S) | 0.01ppm | ≤20秒 |
臭 氧(O 3) | 0-100ppm | <±3%(F.S) | 0.01ppm | ≤20秒 |
臭 氧(O 3) | 0-2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臭 氧(O 3) | 0-30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臭 氧(O 3) | 0-20mg/L | <±3%(F.S) | 0.01mg/L | ≤30秒 |
臭 氧水(O 3) | 0-20mg/L | <±3%(F.S) | 0.01mg/L | ≤30秒 |
硫化 氢(H 2S)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硫化 氢(H 2S)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硫化 氢(H 2S)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硫化 氢(H 2S) | 0-2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硫化 氢(H 2S) | 0-10000ppm | <±3%(F.S) | 1ppm | ≤45秒 |
二氧 化硫(SO 2)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二氧 化硫(SO 2) | 0-2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二氧 化硫(SO 2)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二氧 化硫(SO 2) | 0-5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二氧 化硫(SO 2) | 0-2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二氧 化硫(SO 2) | 0-10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一氧 化氮(N O)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一氧 化氮(N O)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一氧 化氮(N O) | 0-2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一氧 化氮(N O) | 0-5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二氧 化氮(N O 2) | 0-10ppm | <±3%(F.S) | 0.001ppm | ≤25秒 |
二氧 化氮(N O 2) | 0-100ppm | <±3%(F.S) | 0.01ppm | ≤25秒 |
二氧 化氮(N O 2) | 0-1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二氧 化氮(N O 2) | 0-5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二氧 化氮(N O 2)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氮氧 化物(N OX)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氮氧 化物(N OX) | 0-2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氮氧 化物(N OX) | 0-5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氯 气(CL 2)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氯 气(CL 2) | 0-2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氯 气(CL 2) | 0-2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氯 气(CL 2) | 0-2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氨 气(N H3)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氨 气(N H3)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氨 气(N H3) | 0-1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氨 气(N H3) | 0-5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氨 气(N H3) | 0-100%LEL | <±3%(F.S) | 0.1%LEL | ≤10秒 |
氢 气(H 2) | 0-100%LEL | <±3%(F.S) | 0.1%LEL | ≤10秒 |
氢 气(H 2) | 0-1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氢 气(H 2) | 0-20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氢 气(H 2) | 0-40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氢 气(H 2) | 0-100%Vol | <±3%(F.S) | 0.01%Vol | ≤20秒 |
氦 气(H e) | 0-100%Vol | <±3%(F.S) | 0.01%Vol | ≤20秒 |
氩 气(A r) | 0-100%Vol | <±3%(F.S) | 0.01%Vol | ≤20秒 |
氙 气(X e) | 0-100%Vol | <±3%(F.S) | 0.01%Vol | ≤20秒 |
氰化 氢(H CN) | 0-3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氰化 氢(H CN)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氯化 氢(H CL) | 0-2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氯化 氢(H CL) | 0-2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磷化 氢(P H3) | 0-5 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磷化 氢(P H3) | 0-25 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磷化 氢(P H3) | 0-2000 ppm | <±3%(F.S) | 1ppm | ≤30秒 |
二氧 化氯(CLO 2) | 0-1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二氧 化氯(CLO 2)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二氧 化氯(CLO 2) | 0-2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环氧 乙烷(ET O)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环氧 乙烷(ET O) | 0-1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环氧 乙烷(ET O) | 0-100%LEL | <±3%(F.S) | 1%LEL | ≤30秒 |
光 气(C OCL 2) | 0-1ppm | <±3%(F.S) | 0.001ppm | ≤20秒 |
光 气(C OCL 2) | 0-50ppm | <±3%(F.S) | 0.01ppm | ≤20秒 |
硅 烷(Si H4) | 0-1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硅 烷(Si H4)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氟 气(F 2) | 0-1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氟 气(F 2)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氟 气(F 2)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氟化 氢(H F)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氟化 氢(H F)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溴化 氢(HB r)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乙硼 烷(B2 H6)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砷化 氢(As H3) | 0-1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砷化 氢(As H3)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砷化 氢(As H3)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锗 烷(Ge H4) | 0-2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锗 烷(Ge H4) | 0-2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联 氨(N2 H4) | 0-1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联 氨(N2 H4) | 0-3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四氢 噻吩(TH T) | 0-100mg/m3 | <±3%(F.S) | 0.01 mg/m3 | ≤60秒 |
溴 气(B r2) | 0-10ppm | <±3%(F.S) | 0.001ppm | ≤30秒 |
溴 气(B r2)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溴 气(B r2) | 0-2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乙 炔(C2H 2) | 0-100%LEL | <±3%(F.S) | 0.1%LEL | ≤30秒 |
乙 炔(C2H 2)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乙 炔(C2H 2) | 0-1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乙 烯(C2 H4) | 0-100%LEL | <±3%(F.S) | 0.1%LEL | ≤30秒 |
乙 烯(C2 H4)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乙 烯(C2 H4) | 0-20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乙 醛(C2 H4O)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乙 醇(C2 H6O)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乙 醇(C2 H6O) | 0-2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甲 醇(C H6O)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甲 醇(C H6O) | 0-2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二硫 化碳(C S2)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二硫 化碳(C S2) | 0-50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丙烯 腈(C3 H3N)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丙烯 腈(C3 H3N) | 0-2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甲 胺(C H5N)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典 气(I 2) | 0-5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苯乙 烯(C8 H8) | 0-200ppm | <±3%(F.S) | 0.1ppm | ≤30秒 |
苯乙 烯(C8 H8) | 0-5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氯乙 烯(C2H3 CL)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三氯 乙烯(C2H CL3)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四氯 乙烯(C2 CL4)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笑 气(N 2O)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三氟 化氮(N F3)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过氧 化氢(H 2O 2)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硫酰 氟(SO 2F 2)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硫酰 氟(SO 2F 2) | 0-30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硫酰 氟(SO 2F 2) | 0-200g/m3 | <±3%(F.S) | 0.1g/m3 | ≤30秒 |
硫酰 氟(SO 2F 2)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硫酰 氟(SO 2F 2) | 0-5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硫酰 氟(SO 2F 2) | 0-10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C6 H6 | 0-1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C6 H6 | 0-100ppm | <±3%(F.S) | 0.01ppm | ≤30秒 |
C6 H6 | 0-2000ppm | <±3%(F.S) | 1ppm | ≤30秒 |
三、进口捷达多少钱?
事实上,UNO也与中国有着一段渊源,在九十年代中期,它也在国内销售,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要知道当年一辆国产的捷达、富康要价都在15万左右,即使是简陋的夏利和奥拓也喊着7万多的高价,以一辆大牌的进口车来说,UNO却只是卖10万出头,确实非常吸引。
四、进口叉车多少钱?
日产叉车有丰田,力至优 口碑很不错的,注重服务德国叉车有永恒力,操作简单效率不错美国叉车有科朗,也是数一数二的效率型当然还有林德中国叉车,市场上大部分进口车它占比最高
五、进口心脏瓣膜多少钱?
如果您想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您可以选择国产的心脏瓣膜,也可以选择进口的心脏瓣膜,进口的心脏瓣膜要略微贵一些,大概5~10万元之间,再加上手术费用,您需要花10~15万元左右,术后还要服用药物继续治疗。进口的心脏瓣膜质量略比国产的质量好一些。
六、日本进口皮卡多少钱?
厂商指导价是46.00至63.80万。
丰田皮卡坦途4x4作为一款高性能SUV,一直备受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它在外观、动力和实用性方面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并且在市场上一直拥有很高的竞争力。
七、进口卡哇伊134多少钱?
KAWAI K600与K800都是日本原装进口的134高度的,K600建议零售价:黑色 87,280元,按照8.5折去购买
八、进口宝马740多少钱?
宝马7系 740Li 商家报价: 125.20万 至 125.20万 汽车品牌: 宝马 汽车级别: 豪华车 发 动 机: 4.0L 306马力 V8 变 速 箱: 6挡手自一体 车体结构: 4门5座三厢车 长x宽x高: 5179×1902×1484 最新报价
九、纹眉进口多少钱啊?
绣眉是根据不同的色料来收取费用的,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北京一般是1000-3000元左右。
十、进口汽车喷漆多少钱?
正常情况下,汽车喷漆主要分为8个部分:发动机盖,前保险杆,两侧的翼子板,车顶,四个车门,行李箱盖,后两侧围,后保险杆,这几各部分就把整车的价格平均分配,也可以估算出各部分的价格了。下面就是拆分后的汽车喷漆价格。
1、发动机前盖喷漆800元(最低价500元)
2、车身后备箱盖喷漆700元(最低价400元)
3、车门全喷/个600元(最低价400元)
4、车门半喷/个300元(最低价200元)
5、车顶800元(最低价500元)
6、前保险杠全喷600元(最低价400元)
7、半杠喷漆300元(最低价200元)
8、后保险杠喷漆600元(最低价400元)9、倒车镜喷漆/个50元10、前叶子板喷漆/单侧300元(最低价240元)11、后叶子板喷漆/单侧500元(最低价350元)12、轮眉喷漆50元13、装饰条喷漆40元14、全车喷漆6000元(最低价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