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黏土砂含泥量太高怎样办?
含泥量高的话,直接用直线脱水筛就行,如果还想做回收,就可以选用脱水回收一体机,下面这种设备就是直线脱水筛。
二、c40混凝土砂子含泥量?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因此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
三、c50混凝土砂含泥量标准?
根据《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JGJ52-2011规定: 砂含泥量限值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同:于或等于c30砂含泥量≤3.0;于c30含泥量≤5.0 抗冻、抗渗或其特殊要求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于3.0% c10c10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予放宽 砂泥块含量应符合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于或等于c30含泥量≤1.2;于c30含泥量≤2.0 于抗冻、抗渗或其特殊要求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于1.0% 于c10c10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予放宽
四、石子含泥量?
按国家标准要求对石子的含泥量分三类,丨类石≤0.5%,二类石≤1%,三类石≤1.5%,制作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对石子的含泥量要求不同,混凝土强度高,石子的含泥要低,因泥土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C60以上混凝土要求石子含泥量≤0.5%,c55~35为≤1.0%,c30为≤2.0%,
五、砂石含泥量?
含泥量是指集料中颗粒粒径小于0.075毫米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
六、煤含泥量?
煤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
很显然,煤没有固定含泥量。
七、含泥量标准?
根据《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11的规定:砂中含泥量限值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而不同:大于或等于c30砂中含泥量≤3.0;小于c30含泥量≤5.0。
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
(1)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
( 2)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 3)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 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砂中含泥量过大,不但会增加砌筑砂浆的水泥用量,还可能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耐久性降低,影响砌体质量。
M5以上水泥混合砂浆,如砂子含泥量过大,有可能导致塑化剂掺量过多,造成砂浆强度降低。因而砂子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规定。
八、沙子含泥量标准?
强度等级为M2.5以上的砌筑砂浆用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为M2.5的水泥混合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10%;防水砂浆用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3%。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对C10和低于C10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2.5%。
原砂的含泥量对型砂的强度、透气性,流动性和耐火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泥分常常呈薄膜状包复在砂粒的表面上,或者呈小泥团。配砂时,其含量不易控制。含泥量对有机粘结剂芯砂的性能影响更为显著,原砂的含泥量越多,芯砂的强度就越低。
九、含泥量水洗法?
含泥量水可以使用过滤器把泥过滤掉。
十、含泥量试验计算?
1.0目的
为了合理选择和使用天然砂,保证所配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细则。
2.0试验设备
a.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b.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c.筛:孔径0.075mm及1.18mm各一个;
d.洗砂用的浅盘及容器。
3.0试验步骤
3.1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各为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
3.2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1.18mm筛放置上面)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3.3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4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0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试样的重量(m1)。
4.0结果计算
砂的含泥量ωС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式中: m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重量(g);
m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重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