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失量对水泥影响?

admin 泰里仪器网 2025-01-20 09:37 0 阅读

一、烧失量对水泥影响?

烧失量又称灼减量,即将样品在950±25℃的高温炉中灼烧所排出的结晶水,碳酸盐分解出的CO2,硫酸盐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机杂质被排除后物量的损失与低价硫、铁等元素氧化成高价的代数和。

烧失量的变化会引起熟料和水泥一些控制指标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荧光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发生偏差。 一、烧失量变化对熟料的影响 熟料烧失量是衡量熟料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烧失量高说明窑内物料化学反应不完全,还有一部分碳酸钙或煤粒没有分解或燃尽,更有一部分碳酸钙虽已分解,但来不及继续完成熟料。

二、32.5水泥烧失量要求多少?

烧失量:硅酸盐水泥一型:≤3.00;二型:≤3.50;普通硅酸盐水泥:≤5.00 其它不作要求 氯离子:≤0.06%。 不溶物:硅酸盐水泥一型:≤0.75;二型:≤1.50 其它品种不作要求 三氧化硫:矿渣硅酸水泥:≤4.00 其它品种:≤3.50。 氧化镁:硅酸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5.0 矿渣水泥B型不作要求,其它为≤6.00。

三、水泥烧失量试验方法?

你好,水泥烧失量试验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水泥中烧失量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 取出一定量的水泥样品,通常为2克左右。

2. 将水泥样品放入预热至800℃的炉中,在空气中加热1个小时,使其完全烧失。

3. 将烧失后的水泥样品冷却至室温,并将其重量记录下来。

4. 将冷却后的水泥样品置于空气中,使其吸收一定量的水分,然后将其重量记录下来。

5. 将水泥样品放入预热至110℃的炉中,在空气中加热1个小时,使其完全干燥。

6. 将干燥后的水泥样品冷却至室温,并将其重量记录下来。

7. 根据上述记录的重量计算出水泥的烧失量,公式为:

烧失量(%) = (烧失前重量 - 烧失后重量) / 烧失前重量 × 100%

其中,烧失前重量为步骤2中记录的水泥样品的重量,烧失后重量为步骤4中记录的水泥样品的重量,干燥后重量为步骤6中记录的水泥样品的重量。

四、水泥烧失量对水泥有什么影响?

烧失量又称灼减量,即将样品在950±25℃的高温炉中灼烧所排出的结晶水,碳酸盐分解出的CO2,硫酸盐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机杂质被排除后物量的损失与低价硫、铁等元素氧化成高价的代数和。

烧失量的变化会引起熟料和水泥一些控制指标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荧光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发生偏差。

一、烧失量变化对熟料的影响

熟料烧失量是衡量熟料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烧失量高说明窑内物料化学反应不完全,还有一部分碳酸钙或煤粒没有分解或燃尽,更有一部分碳酸钙虽已分解,但来不及继续完成熟料。由此可以分析熟料烧失量过高的原因有:1、分解率过低;2、煤质转差,有害成份过高;3、煤粉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率不高;4、喷煤管位置过低;5、喷煤管性能下降。煅烧过程中应根据烧成温度、窑尾温度、系统负压、废气分析等参数结合判断窑内状况变化,及时调整生料和煤投料量。当然稳定的生料成份是煅烧高质量熟料的前提,首先要保证出磨生料的合格率在目标控制范围。如果煤粒没有燃烧完全,造成熟料烧失量偏高,不仅增加了煤耗,而且会影响粉磨后的水泥质量。高烧失量熟料将直接影响到熟料的性能,主要影响值有熟料标准稠度、强度、凝结时间。

大多数熟料烧失量会随f-Cao升高而增加,所以将烧失量作为一项控制指标,虽然此值在生产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但仍需进行检测,可以第一时间指导生产,促进熟料质量的稳定和改善。

二、烧失量变化对水泥的影响

控制水泥中的烧失量,实际上就是限制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以保证水泥质量。要控制水泥烧失量首先要控制熟料的烧失量,保证熟料质量,毕竟熟料占比例最大。虽然混合材配料量比例不大,但烧失量比较高,烧失量变化比较大,因此,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是影响水泥烧失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石灰石、石膏的水份和烧失量的变化,以及混合材配料秤传感器上落入物料、皮带重量变化、跑边等因素,导致某些混合材多配或少配,从而引起烧失量发生变化。

三、粉煤灰烧失量变化对水泥的影响

粉煤灰是热力发电厂将燃烧后的残渣,具有品质稳定,成本低,活性好,烧失量低,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推迟水化热的峰值等优点被水泥厂广泛利用。但煤灰中存在的未然碳是有害成分,烧失量越大,含碳量越高,混凝土的需水量就越大,严重影响混凝土中含气量的控制,粉煤灰功效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抗干缩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烧失量变大时,标准稠度用水量加大,凝结时间减小,强度降低。因此,控制烧失量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影响水泥强度及需水量、凝结时间等指标的还有细度等其它因素,烧失量只是一方面。

四、烧失量变化对荧光结果的影响

无论是生料、熟料、水泥烧失量的变化,都会引起荧光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发生偏差,不管是融熔片法还是粉末压片法荧光仪都不能解决烧失量这个问题。在使用粉末压片法时,当水泥烧失量增加1%时,CaO会变化0.5左右,当水泥烧失量变大时,CaO荧光结果比化学结果大,当烧失量减小,CaO荧光结果比化学结果小。在原材料及生产配比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P.O水泥烧失量为3.5左右,P.C水泥烧失量为6.5左右,由于生产中各种原因使渗和量发生变化,烧失量随之发生变化,使荧光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发生偏差。

在生产过程中,应关注烧失量的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生产,使烧失量及其它控制指标在指标范围内。当烧失量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荧光数据,避免因此引起荧光数据误差,保证荧光数据的准确性。

五、pII525水泥烧失量标准?

 烧失量:硅酸盐水泥一型:≤3.00;二型:≤3.50;普通硅酸盐水泥:≤5.00 其它不作要求 氯离子:≤0.06%。 不溶物:硅酸盐水泥一型:≤0.75;二型:≤1.50 其它品种不作要求 三氧化硫:矿渣硅酸水泥:≤4.00 其它品种:≤3.50。 氧化镁:硅酸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5.0 矿渣水泥B型不作要求,其它为≤6.00。

六、水泥的烧失量是多少合格?

一、安定性

  可以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二、烧失量

  白水泥中的烧失量不得大于3.0%、3.5%。普通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5.0%。

  三、国标白水泥中的不溶物

  不同的水泥产品中的不溶物标准不一样,其中有不得超过0.75%、1.50%等区别。

  四、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5%。

  五、细度

  国标白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普通水泥80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0%。

  六、凝结时间

  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6.5h,普通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

  七、氧化镁

  国标白水泥中的氧化镁的含量不宜超过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八、强度

  国标白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标准值。

七、水泥烧失量标准规范?

一、依据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引用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

二、适用范围: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及粉煤灰的烧失量测定。

三、分析步骤:1、称取约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马弗炉内。2、从低温开始逐级升高温度,在950~1000℃下(粒化高炉矿粉在650℃~750℃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3、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四、结果表示:1、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D Lo1(%)按下式计算:

D Lo1=(m1-m2)/m1×100

式中:m1――试料的质量(g);

m2――灼烧后的试料的质量(g)。

2、矿渣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烧失量测定的误差,可通过下列公式进行校正:

0.8×(水泥灼烧后测得的SO3百分数-水泥未经灼烧时的SO3百分数)=0.8×(由于硫化物的氧化产生的SO3百分数)=吸收空气中氧的百分数校正后的烧失量(%)=测得的烧失量(%)+吸收空气中氧的百分数

五、允许差: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15%。

八、水泥烧失量用烘干的吗?

俺得烘干吧,烘干了之后这个东西定型唉比较好,而且呢,还用的时间长

九、水泥烧失量的高低代表什么?

烧失量又称灼减量,即将样品在950±25℃的高温炉中灼烧所排出的结晶水,碳酸盐分解出的CO2,硫酸盐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机杂质被排除后物量的损失与低价硫、铁等元素氧化成高价的代数和。

烧失量的变化会引起熟料和水泥一些控制指标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荧光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发生偏差。

1烧失量变化对熟料的影响

熟料烧失量是衡量熟料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烧失量高说明窑内物料化学反应不完全,还有一部分碳酸钙或煤粒没有分解或燃尽,更有一部分碳酸钙虽已分解,但来不及继续完成熟料。

由此可以分析熟料烧失量过高的原因有:

①分解率过低;

②煤质转差,有害成份过高;

③煤粉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率不高;

④喷煤管位置过低;

⑤喷煤管性能下降。

煅烧过程中应根据烧成温度、窑尾温度、系统负压、废气分析等参数结合判断窑内状况变化,及时调整生料和煤投料量。当然稳定的生料成份是煅烧高质量熟料的前提,首先要保证出磨生料的合格率在目标控制范围。如果煤粒没有燃烧完全,造成熟料烧失量偏高,不仅增加了煤耗,而且会影响粉磨后的水泥质量。高烧失量熟料将直接影响到熟料的性能,主要影响值有熟料标准稠度、强度、凝结时间。

大多数熟料烧失量会随f-CaO升高而增加,所以将烧失量作为一项控制指标,虽然此值在生产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但仍需进行检测,可以第一时间指导生产,促进熟料质量的稳定和改善。

2烧失量变化对水泥的影响

控制水泥中的烧失量,实际上就是限制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以保证水泥质量。要控制水泥烧失量首先要控制熟料的烧失量,保证熟料质量,毕竟熟料占比例最大。虽然混合材配料量比例不大,但烧失量比较高,烧失量变化比较大,因此,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是影响水泥烧失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石灰石、石膏的水份和烧失量的变化,以及混合材配料秤传感器上落入物料、皮带重量变化、跑边等因素,导致某些混合材多配或少配,从而引起烧失量发生变化。

3粉煤灰烧失量变化对水泥的影响

粉煤灰是热力发电厂将燃烧后的残渣,具有品质稳定,成本低,活性好,烧失量低,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推迟水化热的峰值等优点被水泥厂广泛利用。但煤灰中存在的未然碳是有害成分,烧失量越大,含碳量越高,混凝土的需水量就越大,严重影响混凝土中含气量的控制,粉煤灰功效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抗干缩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烧失量变大时,标准稠度用水量加大,凝结时间减小,强度降低。因此,控制烧失量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影响水泥强度及需水量、凝结时间等指标的还有细度等其它因素,烧失量只是一方面。

4烧失量变化对荧光结果的影响

无论是生料、熟料、水泥烧失量的变化,都会引起荧光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发生偏差,不管是融熔片法还是粉末压片法荧光仪都不能解决烧失量这个问题。在使用粉末压片法时,当水泥烧失量增加1%时,CaO会变化0.5左右,当水泥烧失量变大时,CaO荧光结果比化学结果大,当烧失量减小,CaO荧光结果比化学结果小。在原材料及生产配比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P.O水泥烧失量为3.5左右,P.C水泥烧失量为6.5左右,由于生产中各种原因使渗和量发生变化,烧失量随之发生变化,使荧光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发生偏差。

在生产过程中,应关注烧失量的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生产,使烧失量及其它控制指标在指标范围内。当烧失量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荧光数据,避免因此引起荧光数据误差,保证荧光数据的准确性。

十、水泥的烧失量是什么意思?

烧失量是指坯料在烧成过程中所排出的结晶水,碳酸盐分解出的CO2,硫酸盐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机杂质被排除后物量的损失。烧失量是用来限制石膏和混合材中杂质的,以保证水泥质量。

1、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

2、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The End
上一篇 低辛烷值的汽油? 下一篇 直读式含气量测定仪使用方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