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砂率怎么计算?
计算:砂率=砂子重量/(砂子重量+石子重量)
砂率
定义:是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从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确定砂率的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水泥浆最省时的最优砂率。
影响合理砂率的因素:石子最大粒径较大、级配较好、表面较光滑时,由于粗骨料的孔隙率较小,可采用较小的砂率;砂的细度模数较小时,由于砂中细颗粒较多,混凝土的粘聚性容易得到保证,而且沙在粗骨料的剥开作用较小,可采用较小砂率;水灰比较小,水泥浆粘稠时,由于混凝土的粘聚性较易得到保证,可采用较小砂率;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较大时,粗骨料经常易出现离析,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粘聚性,需要较大砂率;当掺入引气剂或减水剂等外加剂是,可适当减小砂率。
计算范围:砂率有一个合理范围,处于这一范围的砂率叫合理砂率。当采用合理砂率时,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合理砂率随粗集料种类、最大粒径和级配、砂子的粗细程度和级配,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而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通过试验来选择。
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多少合格?
比重1.03-1.10,粘度20~25s、含砂率不大于6%、比重1.1-1.15。
注:
1.清孔后的泥浆指标,是从桩孔的顶、中、底部分别取样检验的平均值。本项指标的测定,限指大直径桩或有特定要求的钻孔桩。
2.对冲击钻的桩,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15。
三、粗砂的含砂率试验做法?
含砂率的测定流程: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倒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态,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6、将仪器清洗并擦干,收入箱内
四、怎么测泥浆含砂率?
泥浆含砂率的测定流程: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倒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态,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6、将仪器清洗并擦干,收入箱内。
五、桩基含砂率的测定?
含砂率用含砂率计进行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将调制好的泥浆50ml倒进含砂率计,然后再倒450ml清水,将仪器口塞紧,摇动1min,使泥浆与水混合均匀,再将仪器竖直静放3min,仪器下端沉淀物的体积乘以2即为含砂率(%)。
泥浆含砂率是指泥浆中大于74μm的非粘性土占泥浆总体积的百分含量。在钻探工程中,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护壁、携渣和冷却润滑作用。由于钻孔直径小(如地质钻探中仅为56~91mm),钻杆与钻孔间隙小,使用柱塞式泥浆泵,钻杆转速高,泥浆中含砂率高时,对泵、钻杆和钻头的磨损严重,尤其是泵。因此规定泥浆中含砂率不能大于4%,在钻进过程中,还要做好除砂净化工作。
六、泥浆的含砂率的范围是多少?
泥浆含砂率是指泥浆中大于74μm的非粘性土占泥浆总体积的百分含量。
在钻探工程中,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护壁、携渣和冷却润滑作用。由于钻孔直径小(如地质钻探中仅为56~91mm), 钻杆与钻孔间隙小,使用柱塞式泥浆泵,钻杆转速高, 泥浆中含砂率高时,对泵、钻杆和钻头的磨损严重,尤其是泵。因此规定泥浆中含砂率不能大于4%,在钻进过程中,还要做好除砂净化工作。
七、含砂率试验怎么做?
泥浆含砂率的测定流程: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倒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态,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6、将仪器清洗并擦干,收入箱内。
八、灌注桩泥浆含砂率过大,采取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含砂率?
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泥浆循环的出口加个除沙器(大约2000-2500左右一个),实际就是个有多层筛的钢筒。
泥浆通过这个除沙器,出来的都是纯泥浆。但要经常人工清理除沙筒内沙粒,虽然麻烦,但效果很好,你可以试试。九、机制砂应含多少砂粉?
机制砂石粉含量,MB即亚蓝值,表示机制砂中的含泥量大小。
亚甲蓝试验是确定细集料、细粉、矿粉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确定其含量的整体指标。它的试验原理是向集料与水搅拌制成的悬浊液中不断如入亚甲蓝溶液,每加入一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后,亚甲蓝为细集料中的粉料所吸附,用玻璃棒沾取少许悬浊液滴到滤纸上观察是否有游离的亚甲蓝放射出的浅蓝色色晕,判断集料对染料溶液的吸附情况。通过色晕试验,确定添加亚甲蓝染料的终点,直到该染料停止表面吸附。当出现游离的亚甲蓝(以浅蓝色色晕宽度1㎜左右作为标准)时,计算亚甲蓝值MBV,计算结果表示为每1000g试样吸收的亚甲蓝的克数。十、饲料含粉率多少合适
饲料含粉率多少合适?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养殖业来说尤为重要。饲料含粉率是指饲料中的粉状成分所占的比例。合适的饲料含粉率能够保证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和成本。
影响饲料含粉率的因素
了解影响饲料含粉率的因素能够帮助养殖户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管理策略,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原料选择
饲料含粉率受到原料的选择和品质的影响。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谷物、油料、豆粕等。不同的原料含粉率不同,因此养殖户在饲料配方时需要考虑原料的含粉率和营养价值。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也是影响饲料含粉率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对饲料中的粉状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破碎和细化,从而影响饲料的含粉率。合理选择加工设备和控制加工工艺,能够提高饲料的含粉率。
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是影响饲料含粉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保证动物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和粉状成分的排泄。因此,养殖户在制定饲料配方时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和营养素的平衡来确定粉状成分的含量。
管理策略
饲料含粉率还受到养殖场的管理策略的影响。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的喂养方式、饲料的处理和存储等,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含粉率。
合适的饲料含粉率
合适的饲料含粉率应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和生产目标来确定。
- 对于肉禽养殖来说,合适的饲料含粉率一般在20%到30%之间。过高的含粉率会增加饲料成本,而过低的含粉率则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
- 对于蛋禽养殖来说,合适的饲料含粉率一般在15%到25%之间。过高的含粉率会导致鸡只摄入过多的粉状成分,影响蛋的品质和产量。
- 对于猪养殖来说,合适的饲料含粉率一般在10%到20%之间。过高的含粉率会增加饲料的水分含量,影响饲料的稳定性和利用率。
因此,养殖户在确定饲料含粉率时应综合考虑养殖对象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成本控制等因素。
总结
饲料含粉率是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参数,影响着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养殖户需要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和生产目标,选择合适的饲料含粉率。同时,在原料选择、加工工艺、饲料配方和管理策略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以提高饲料的含粉率和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