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测淀粉是淀粉变色还是碘变色?
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的粉末,由10%~30%的直链淀粉和70%~90%的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因为溶于水的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第一个螺距有六个葡萄糖残基组成。如果在淀粉液中加入碘液,碘分子便嵌人到螺旋结钩的空隙处,并且借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够比较均匀地吸收波长范围为400~750nm可见光,而反射的光是蓝光,所以使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来。
二、请问在测量直链淀粉标准曲线中,在选择“测量波长以及参比波长”的曲线中所用的标准溶液浓度是随意的吗?
不是,要按照标准上规定的比例用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配成
三、检测淀粉要显微镜吗
不一定需要显微镜。 需要根据实验材料的特性和实验要求确定。例如,最常见的定性方法(即只检测淀粉是否存在,不定量)是滴加碘酒,变蓝则说明有直链淀粉的存在是家庭可使用的简单实验。食品在实验室中的一般可用酶水解法、酸水解法、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等进行检测。详见。一般的化学方法也不会用到显微镜。 一般,只有在确定细胞或一些细胞器内是否含有淀粉才会用到显微镜。
四、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怎么区别?
1,直链淀粉经熬煮不易成糊冷却后呈凝胶体,其大分子结构上,葡萄糖分子排列整齐。支链淀粉易成糊其粘性较大,但冷却后不能呈凝胶体,结构上,葡萄糖分子排列不整齐。 2,直链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显蓝色,支链淀粉则显紫色。支连淀粉比支连淀粉有更大的粘性。 直链淀溶解性比支链淀粉大,直链淀粉的单糖间通过а—1,4糖苷键连接,直链淀粉除а—1,4糖苷键连接外,还有а—1,6糖苷键连接。它们遇到淀粉显现的颜色也有所不同。
五、怎样鉴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关于淀粉
淀粉:多糖类的一种,是植物体中储藏的养分,多存在于种子与块茎中,是无色无臭的白色粉末,密度1.499~1.513。有吸湿性。有直链淀粉(淀粉颗粒质)和支链淀粉(淀粉皮质)两部分组成。他们在淀粉中所占的比例随植物的种类而异。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链状化合物,能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在淀粉中的含量约为10~30%。能溶于热水而不成糊状。遇碘显蓝色。
支链淀粉中葡萄糖分子之间除以α-1,4-糖苷键相连外,还有以α-1,6-糖苷键相连的。所以带有分支,约20个葡萄糖单位就有一个分支,只有外围的支链能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在冷水中不溶,与热水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遇碘呈紫或红紫色。
淀粉可以被淀粉酶或酸逐步分解,过程如下:
淀粉 → 红糊精 → 无色糊精 → 麦芽糖 → 葡萄糖
(遇碘呈红色) (遇碘不显色)
所以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灯,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可由玉米、甘薯、野生橡子和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而得。
淀粉指示剂:指在碘量滴定法中指示终点所用的可溶性淀粉液。可溶性淀粉在有碘离子存在时,能与极微量的碘生成蓝色的吸附化合物。反应极灵敏。
可溶性淀粉:由淀粉经过氧化剂、酸、甘油、酶或其他方法处理而成的淀粉衍生物。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无臭。密度1.5。不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或分散于沸水中。1%胶体溶液是透明的乳状液体。黏着力很小。供纸张上胶、纺织品上浆、化学指示剂和保护胶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