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蒙脱石是不是纳米材料
天然蒙脱石不属于纳米材料,经过提纯后可达到微米级,但完全可以制备成纳米材料。
二、风水基础知识关于格局的问题
风水学权威认为,中国流行的风水学的核心是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主要有十个方面的内容。 一、观天 宇宙星体对人的作用。古人十分注重太阳月亮星宿对人类的影响,在风水上主要表现在采光、立向、选日方面。 元运年月日时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环所形成的,所以天体的运动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无容置疑的。所谓堪舆,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万物。观察天,了解天,天光上临,地德下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据天星来选择风水地也就成了风水学中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学问了。 几千年前形成的中国夏历,和现在一直沿用的农历,其中都有风水师的重要贡献。 根据星空的现象来预测人世的休咎,这也是风水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余,轮流当值。天星在时间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这主要表现在天星演禽日课上。 二、辨质 风(空气)、水、地(土)的质,对人的作用。这是风水学的基础。风为人呼吸的空气,水为人吃的水,源头水,土为种庄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为空气、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如果风(空气)质不好、水质不好、土质不好则会造成生物不好,引人发病,致人生灾,我想这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古代风水师主要有望气闻气等方法以测定空气质量,品水养鱼等方法以测定水的质量,捏土尝土等方法以测定土的质量。 雪心赋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据目测定风水土的质量的方法之一。 益福堂的实证生气十法一文中就有此类方法介绍。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风水师只有用眼看,用鼻闻,用口尝,用手捏,用秤称的原始方法去鉴定风水地的质量,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风水家们如果还抱着这些简单方法不放,不与时俱进,不进行工具创新,不借助于科学仪器来测量空气质量,水的质量与土的质量的话。甚至有的连这些基础原理视而不见,这些简单方法弃而不用的话,我想,那些风水先贤们在天有灵的话,会暴怒如雷的,会臭骂我们的。 三、察形 风水地的形貌情意对人的作用。这里所指的风,既是空气,也是空间。水,是由水积累而成的沟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积累而成的山岗岭脉。后来风水学家把阴阳宅所在位置(穴位)后面有直接联系的山脉称之为龙,其他的山岗称之为砂。
三、土壤呼吸一般几个小时测一次,好多都是2个小时,可以2.5个小时或者3个小时吗?
这个没有一定之规,1,2,4,8,12,24小时甚至几天的都有,用CO2的量除以时间,就是单位时间的呼吸强度。正常情况下,没有大的扰动,土壤呼吸强度是有规律的,取24小时的平均值,都有可比性。
四、累积土壤呼吸量co2-c怎么算
首先你要有土壤呼吸的采样装置(一般是密闭箱,箱内是一定质量的土壤或一定面积的土壤,箱壁有带阀门的采样口),采集一定时间内初始时刻和终止时刻的气体后,用气相色谱仪测定CO2的体积浓度(ppmv),得到一定时间内CO2的浓度差(ppmv),乘以一个换算系数12/44(44为标态下CO2的摩尔质量,12为C的原子质量),得到CO2-C的含量,再用箱体顶空的体积、土壤质量或面积、气温、气压来校正,得到CO2的呼吸强度(室内培养的呼吸强度单位是kg CO2/h/kg,田间原位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单位为kg CO2/h/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