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气调库对产品的要求及管理要点

admin 泰里仪器网 2025-03-26 07:41 0 阅读

论述气调库对产品的要求及管理要点

(1)适时采摘把握好果蔬的成熟度和最适采收期,对它的气调储藏至关重要。采摘过早,成熟度不够,不仅影响食用品质,还会影响储藏。这是由于过早采摘,果蔬内糖生成量较少,不耐储藏;未成熟采后水分蒸发快,储藏中失水多,而且果蔬体内抗病机制尚未健全,在储藏中易发生生理病害。采摘过迟,果蔬已完全成熟,虽然其风味、质地和营养已达到较完美程度,食用性好,但它的生理代谢已进入后成熟期,内源乙烯被激发生成,内存的营养物质消耗加快,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其耐储性。同样,它的抗病性也在下降,易在储藏中发生病害。

果蔬的最佳采摘期,可以通过色泽、果形、口感、香味等感观测定;硬度、重量、含水量等物理测定;含糖量、含酸量及淀粉含量等化学测定和观察果蔬生长期内的气象、施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有条件的还可以测定果蔬的呼吸强度,作为成熟度的指标。采收时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上、下午。雨天、雾天、晴天有露水的早晚和气温高的中午都不宜采收。采收时要注意轻摘轻放,不能暴晒和雨淋。

(2)及时入库先进行空库降温,果蔬经清洗、筛选、分装后入库。采用空库降温,可预先将围护结构的蓄热排除,加速果蔬田间热的散发并尽快降低果蔬温度及呼吸热的产生。

在气调问进行空库降温和入库后的预冷降温时,应注意保持库内外的压力平衡,不能封库降温,只能关门降温。尤其是入库后的降,一定要等果蔬温度和库温达到并基本稳定在储藏温度时才能封库,在降温时就急于封库,会在围护结构两侧产生压差,对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当库内温度基本稳定后,应速封库降氧,进行调气作业。一般来讲气调间的降氧速度越快越好,考虑到在降氧的同时,也应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升到最佳值,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靠果蔬自身的呼吸,所以不必将库内氧的浓度一下子降到最佳值,而应高出2∼3个百分点,再利用果蔬的呼吸消耗掉这部分氧气。

(3)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气调库的容积利用系数要比普通冷库高,有人将其描述为“高装满堆”,这是气调库建筑设计和运行管理上的一个特点。所谓“高装满堆”是指装入气调库的果蔬应具有较大的装货密度,除留出必要的通风和检查通道外,尽量减少气调库的自由空间。因为,气调库内的自由空间越小,意味着库内的气体存量越少,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小气调设备,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气调速度,缩短气调时问,减少能耗,并使果蔬尽早进入气调储藏状态。

臭氧特点、作用、危害、存在范围

臭氧的特点及用途:臭氧技术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工业领域(包括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还很狭窄。专业从事臭氧技术推广和臭氧设备生产的一些专家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对臭氧知识缺乏了解,甚至有人认为臭氧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

专家告诉记者,只要充分了解臭氧知识、正确使用臭氧技术,臭氧完全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作用,而且可以造福于食品工业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臭氧的特点及用途:臭氧是目前可利用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具有杀菌、消毒、杀虫、杀酶、净化空气和水质、降解农药等功能,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臭氧可使细菌、真菌等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氧化变性,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有害微生物。臭氧对大肠杆菌、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杀灭率可达99%以上。臭氧还可以杀灭肝炎病毒、感冒病毒。臭氧在空气中弥漫快速而均匀、消毒无死角。

臭氧的杀菌速度很快,它可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当其浓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杀菌过程便可在瞬间完成。臭氧的杀菌功能源自于其自身拥有的强大的氧化能力。

由于臭氧在消毒过程中,经过半小时之后,便可分解为氧气,不会残留任何有害物质,所以,臭氧是一种安全、环保型消毒剂。

使用臭氧的安全事项

臭氧技术专家认为,对于人类来说,任何一种杀菌剂都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杀灭敌人;使用不当,便会伤害人类自身。与杀菌功能相同的是,臭氧的毒性,也是源自于其极强的氧化能力。在浓度较高时(一般指1.5PPm),臭氧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严重的刺激作用,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其实,只要正确使用臭氧,既可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又可避免臭氧伤人事件的发生。

臭氧的特点及用途:要安全使用臭氧,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1.在用臭氧对车间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离开车间、不与臭氧直接接触。2.关闭臭氧发生器后,过40分钟,工作人员再进入车间内,则不会发生臭氧伤人事件。因为,臭氧在释放之后,在30分钟后会自行分解为无毒无害的氧气。3.在臭氧发生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高频、高压电源供电,所以,在有导电气体或爆炸性介质存在的环境中,不可以使用臭氧发生器。

事实上,正确使用臭氧,不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相反,人体在呼吸0.1PPm以下浓度的臭氧时,对人体会有保健作用。有人把臭氧比做美酒,也说明了臭氧的双重性。迄今为止,臭氧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尚未发生一例因臭氧中毒而致人死亡的事件。

研究表明,臭氧浓度在0.02PPm时,嗅觉灵敏的人便可察觉,这个浓度被称为感觉临界值。当臭氧浓度达0.15PPm时,一般人都能嗅出,这个浓度被称为嗅觉临界值,也是卫生标准点。当臭氧浓度达到1~10PPm时,被称为刺激范围。10PPm以上的臭氧浓度,则被称为中毒阈值。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人在臭氧气体环境下的安全卫生标准”,规定:在浓度为0.15PPm的臭氧环境中,人员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臭氧在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自1840年发现臭氧以来,科学家就一直对臭氧的灭菌性能进行试验,并将臭氧应用在食品的多个领域。由于臭氧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无残留污染等优点,所以,很多食品企业在消毒杀菌、去处异味、防霉保鲜的过程中,乐意使用臭氧技术和设备。

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的地板和厕沟,仍能检测出大肠菌和乳酸菌。而采用臭氧消毒之后,在地板和厕沟中,很难检测出大肠菌,这说明臭氧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

1904年,就有企业将臭氧用于保存牛奶、肉制品、蛋白等食品的报道。1909年,法国的一些冷冻厂正式使用臭氧对冷却肉表面进行杀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28年,英国人在我国的天津建立“合记蛋厂”,其打蛋车间就利用臭氧消毒。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80%的冷藏蛋库都装有臭氧发生器,提高了鸡蛋的储藏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不少中外合资食品企业,在车间的杀菌净化、易腐食品的保鲜、储存仓库及食品船舱等环节都安装了臭氧发生器,后又推广到食品集装箱、食品冷藏车内。

目前,臭氧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就更加广泛。在饮用水、酿酒、糕点、保健品、肉制品、水产品、食用菌等许多食品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可以见到臭氧发生器的踪影。    臭氧的特点及用途:臭氧的灭菌效果湿度为50—80%条件下效果较理想,这主要是病毒、菌在高湿度条件下细胞壁较酥松、易被臭氧穿透杀灭,在湿度低于30%时效果较差,所以在一般使用中,特别是无菌室使用应注意。至于蔬菜、果品保鲜,在高湿度下重量损失小,是相得益彰的。臭氧浓度掌握,不同的用途应有不同的浓度和时间来配合。比如一般的除味、除臭、吸臭氧化气及保健等、浓度掌握一般不超过0.05ppm(1ppm=1.96mg/m3),如果用于室内灭菌消毒则一般掌握在0.1—1ppm;如果用于食品保鲜或物体表面消毒则需要1-5ppm的浓度。    据了解当然这些浓度指标都是与时间量相关的,指的是整个空间传播的散播速度,而不是局部浓度。物体表面或肉类保鲜一般需要浓度都较高,多大浓度适宜,应从实验报告中吸取知识或在亲自试验中获得,切不可自以为是!    臭氧在高温下短期内就进入衰减期,必须依靠一边发生一边应用的原则,源源不断的臭氧供应才能达到完美效果,所以不要只指望短期、高浓度收效,以至进入误区。

开发自控安全的臭氧设备

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虽然还没有发生严重的臭氧伤人事件,但为了普及和推广臭氧技术、提高使用臭氧的安全性,还是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开发自动控制性能良好的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浓度检测仪,就可有效提高臭氧应用的安全性。

为保证臭氧的杀菌效果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国内的一些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开发成功了高浓度自动臭氧空气消毒机。这种臭氧消毒机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很高,消毒时间可由用户自行设定。而且,这种臭氧消毒机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具有延时释放臭氧的功能,工作人员在开机时,只要开启电脑延时控制器,在开机后10分钟内,臭氧暂时不会释放到环境中,可以让工作人员在10分钟内安全地离开需要消毒的空间。

臭氧浓度的检测主要有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检测法两种。仪器法检测臭氧浓度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对操作者的专业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国内的某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研制成功了“臭氧浓度快速测定盒”。这种测定盒已获国家专利,具有检测准确、快速的特点,已在多家食品和药品企业应用,大大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生产安全性。    

The End
上一篇 进口COD分析仪哪个品牌好 下一篇 食品中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具体的实验方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