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水势研究土壤水的优点是什么

admin 泰里仪器网 2025-03-28 20:42 0 阅读

一、用土水势研究土壤水的优点是什么

用水势研究土壤的优点如下:第一,通过计算土壤的水势,可以判断土壤中的矿质离子,有机质是否丰富。第二:可以通过水势的测量来衡量一种土壤溶液的浓度,是否适合种植植物,适合种植什么样的植物。第三:给土壤的浓度增加了水势的概念,让土壤的浓度有科学数据来作为说明,更具理论性。

二、小液流法测植物组织水势时为什么要强调选取均匀一致的植物叶片

当植物组织与外界溶液接触时,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势,则植物组织吸水而使外界溶液浓度变大,反之,失水是外界溶液浓度变小,如果二者相等,则外界溶液浓度不变.取浸过植物的溶液一小滴,放在原来与其浓度相同而未浸过植物组。

三、用小液流法测植物组织水势时应注意哪些

水进入植物体内并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中的快慢或难易由水势差来决定,水势越高,植物组织的吸水能力越差,而供给水能力越强。当植物组织与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接触后,如果植物组织水势大于(或小于)外液的水势,则组织失水(或吸水)

四、生物设计实验:测定一个植物细胞液浓度实验

材料:蔗糖水溶液、蒸馏水适量,蓝藻叶片若干.

仪器:烧杯若干,显微镜,观察皿,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1.用蔗糖水溶液和蒸馏水适量混合,配出各个浓度

的蔗糖溶液,待用.

2.取相同大小的蓝藻叶片,分成若干组,放在观察

皿中。

3.对于各个组的蓝藻叶片用刚配好的各种浓度的蔗

糖溶液浸泡。

4.过适当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蓝藻叶片细胞,记录

下发生“质壁分离”的蓝藻叶片组所用的蔗糖溶

液浓度.

5.根据生物原理推算出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质壁分

离时的溶液浓度,大于未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溶液

浓度)

PS:之所以用蓝澡是因为它叶子天然就只有1层细胞,液泡大,便于观察。

五、植物细胞水势的测定 分析应该怎么写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

小液流法

)

一、目的

学会用小液流法来测定植物组织水势。

二、原理

当植物组织浸入外界溶液中时,

若植物的水势小于外液的水势,

则细胞吸水

使外液浓度变大;反之

植物细胞失水,外液浓度变小,若细胞和外液的浓度

相等,

则外液浓度不发生变化。

溶液浓度不同其比重也不同,

不同浓度的两溶液

相遇,稀溶液比重小而会上升,浓溶液比重大而会下降。根据此理

把浸过植

物组织的各浓度液滴滴回原相应浓度的各溶液中,

液滴会发生上升、

下降或基本

不动的现象。

如果液滴不动,

说明外液在浸过组织后浓度未变,

那么就可根据该

溶液的浓度计算出其水势。此水势值也就是待测植物组织

水势。小液流法就根

据这个原理,把植物组织浸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煎糖液中

由于比重发生了变

化,

通过观察滴出小液滴在原相应浓度中的反应而找出等渗浓度,

从而就可算出

溶液的水势

三、用品与材料

指管木架、指形管

(

带软木塞

)

、弯头毛细吸管

(

带橡皮头

)

、小镊子、

移液管、温度计、穿孔器、不同浓度的蔗糖液

(0.2

0.6mol/L)

、甲烯蓝

(

甲基蓝

)

、叶片。

四、方法与步骤

1.

取洗净烘干的指形管

10

个,分成两组

各按糖液浓度编记

2

3

4

5

6

号,

插在指管架上,

排成两排,

使同号相对。

在一排管中

,

分别注人

0.2

0.6mol/L

的蔗糖液各

5ml;

另一排管内分别注人对应浓度糖液各

1ml

,

两者管口均塞上

软木塞。

2.

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叶子

1

至数片

,

用打孔器打取叶圆片

40

片。

用小慑子

把圆片

放人

1ml

糖液指形管中,每管

8

片,再塞上软木塞。每隔数分钟轻轻

摇动,使叶片要全部浸入糖液中,使叶内外水分更好地移动。

3.30

60min

后,打开软木塞,向装叶的每一管中投人甲烯蓝小结晶

1

2

(

可用

针或火柴杆等挑取甲烯蓝粉少许,要求每管用量大致相等

),

摇动均

匀,使糖液呈蓝色

(

便于观察

)

4.

用干净毛细管吸取有色糖液少许,轻轻插入同浓度

5ml

糖液内,在糖液

中部轻轻

挤出有色糖液一小滴,小心抽出毛细吸管,不能搅动溶液,并观察有

色糖液的升降情况,分别作下记录。毛细吸管不能乱用

,

一个浓度只能用一只,

既要干净,

又要干燥。

找出便有色糖液不动的浓度

,

即为等渗浓度。

如果找不到

静止不动的浓度,

则可找液滴上升和下降交界的两个浓度,

取其平均值,

即可按

公式计算出该植物的水势。

5.

计算根据找到的溶液浓度换算成溶液渗透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ψ

s =-P P = iCRT

式中

ψ

s

—溶质势;

P

—渗透压;

I

—渗透系数

(

表示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为非电解质溶液渗透压的倍数。

如蔗糖

i=1, NaCl i=1.8 KNO

3

i=1.69)

C

—溶液的摩尔浓度

(

即所求的等渗浓度

)

R

—气体常数

=0.082

T

—绝对温度

,

即实验时液温

+273

所求得的

P

值,即为该溶液的渗透压,用大气压表示,换算成

Pa

(1

大气

=LO13

×

105pa),

其负值即为该溶液的溶质势,

也就是被测植物组织的水势

(

因植物组织处于等渗

溶液中,组织的水势等于外液的溶质势

)

打了这些,望采纳!

The End
上一篇 农业科学观测实验中应配备哪些仪器,又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些仪器呢? 下一篇 哪能买到水中测量容氧的仪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