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收比与极化指数的区别?
答:吸收比和极化指数都与绝缘电阻有关。
极化指数和吸收比的作用:
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AR)是检查绝缘体的泄漏电流的时间是否增加的试验。确认施加时间的同时泄漏电流没有增加。仪表自动计算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AR值,作为判断绝缘性能的判断,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AR都表示被测物承受测量电压后一段时间内绝缘电阻的变化情况。
极化指数和吸收比的区别:
对于一般的绝缘体测试,如外壳绝缘、工具手柄等一般在较短时间能测试出随施加电压时间增加漏电流是否增加情况,所以一般用较短时间的试验就能测试出来,短时间测试的绝缘电阻比值DAR称为吸收比(具体测试时间见下面公式),但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被测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有时吸收比值(DAR)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分钟时的绝缘电阻(R10min)与l分钟时的绝缘电阻(R1min)的比值PI来描述绝缘吸收的全过程,PI称为极化指数。
二、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比指数是怎么定义的?
绝缘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
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吸收比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60s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三、极化指数和介电吸收比是什么意思?
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AR)是检查绝缘体的泄漏电流的时间是否增加的试验。确认施加时间的同时泄漏电流没有增加。仪表自动计算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AR值,作为判断绝缘性能的判断,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AR都表示被测物承受测量电压后一段时间内绝缘电阻的变化情况。
对于一般的绝缘体测试,如外壳绝缘、工具手柄等一般在较短时间能测试出随施加电压时间增加漏电流是否增加情况,所以一般用较短时间的试验就能测试出来,短时间测试的绝缘电阻比值DAR称为吸收比(具体测试时间见下面公式),但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被测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有时吸收比值(DAR)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分钟时的绝缘电阻(R10min)与l分钟时的绝缘电阻(R1min)的比值PI来描述绝缘吸收的全过程,PI称为极化指数。
四、电机极化指数什么意思?
极化指数是评价发电机绕组绝缘干燥程度的主要指标。通常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绝缘体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很敏感。测量开始可能会由于干扰电流的存在而不准确。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有必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测量并计算PI和DAR系数。这些计算用于鉴定绝缘体的质量和老化问题。
用1分钟和10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计算PI、用30秒和60秒的绝缘电阻值计算DAR 的是仪器编程的默认值。
五、电机绝缘吸收比怎么算?
摇测60s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称为吸收比。具体测量就是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分别测出60s时和15s时的绝缘电阻值,进行计算得出吸收比的数值。 一般电机的吸收比大于1.33时,表明电机绝缘不曾受潮或受潮程度不严重。
六、电机吸收比什么意思?
1、吸收比指的是在同一次试验中,用2500V的摇表测得60s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长度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的影响不同,因此比较2个时刻的比值,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是因为潮湿的原因影响了绝缘电阻,绝缘受潮时吸收比最小值为1,干燥时吸收比均大于l。吸收比试验,通常用于电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吸收比应该和设备所处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来考虑。
2、测量吸收比的目的:
发现绝缘受潮。吸收比除反映绝缘受潮情况外,还能反映整体和局部缺陷。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交流电动机实验项目强制条文。
3、变压器大修后在进行的电气试验项目之一——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4、《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07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吸收比有如下规定: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当R60s(60秒时的电阻)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
5、吸收比Km的定义:
测量绝缘电阻时,实验电压施加60s时的测量值RM60s与施加15s时的测量值RM15s之比。该值大于1.3或1.2为合格。——《电机实验技术及设备手册》
扩展资料:
1、测量吸收比的必要性:
在电力试验设备中,像塑料、瓷瓶等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其电导电流瞬间即可达到稳定值,绝缘电阻值通过显示屏幕直接读取即可,但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等电气设备,它们的绝缘是由复合介质构成,测量吸收比能够发现绝缘受潮情况,反映整体和局部缺陷等绝缘情况,由于吸收电流随时间变化,所以在测试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时要规定时间。
2、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因素:
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放电时间,由于温度升高使介质极化加剧,致使电导增加、电阻降低,因而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绝缘因表面吸潮或瓷绝缘表面形成水膜也会使绝缘电阻显著降低,此外,当绝缘在相对湿度较大时会吸收较多的水分,使电导增加,绝缘电阻也会降低。
3、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注意事项:
测试绝缘电阻吸收比相当于在绝缘上施加了直流高压电荷,因而试品被充电,测试完毕之后应将试品充分放电,且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而不致因残余电荷没能放尽,而使在重复测量时所得到的充电电流和吸收电流比前一次测量值小,因而造成吸收比减小,绝缘电阻值增大的现象。
七、高压电机吸收比标准?
高压电机吸收比是摇绝缘60秒的绝缘比15秒的绝缘比,要大于1.3。说明电机正常,低于可能受潮了
八、试比较电介质中各种极化的性质和特点?
电介质极化(polarizationofdieleetries)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电偶极矩,电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荷的现象。根据极化的微观机理,电介质极化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形式:(1)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组成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围绕原子核的电子云相对带正电的原子核所作的弹性位移而产生感应电偶极矩。
由于两者的质量差别极大,主要位移由电子所完成,所以这种极化称为电子位移极化口。
(2)在外电场作用下,构成分子的原子(或异号离子)之间发生相对弹性位移而产生感应电偶极矩,这种极化称为原子(或离子)位移极化。
(3)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极性分子的固有电偶极矩沿电场方向转向而产生宏观的感应电偶极矩,这种极化称为转向极化。
(4)电介质中的导电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可能被介质中的缺陷或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所捕获,形成介质中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宏观感应电偶极矩,这种极化称为空间电荷极化或夹层极化。
九、发电机定子线圈的吸收比?
吸收比指的是在同一次试验中,用2500V的摇表测得60s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测量吸收比的目的是发现绝缘受潮。吸收比除反映绝缘受潮情况外,还能反映整体和局部缺陷。《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交流电动机实验项目强制条文。变压器大修后在进行的电气试验项目之一就是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07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吸收比有如下规定: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当R60s(60秒时的电阻)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吸收比Km是测量绝缘电阻时,实验电压施加60s时的测量值RM60s与施加15s时的测量值RM15s之比。该值大于1.3或1.2为合格。——《电机实验技术及设备手册》
十、发电机吸收比计算方法?
不同的绝缘设备,在相同电压下,其总电流随时间下降的曲线不同。即使对同一设备,当绝缘受潮或有缺陷时,其总电流曲线也要发生变化。当绝缘受潮或有缺陷时,电流的吸收现象不明显,总电流随时间下降较缓慢。
对于吸收过程较长的大容量设备,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等,为了更好地判断绝缘是否受潮,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进行衡量,称为绝缘的极化指数,表示为:K2=R10min/R1min
式中K2——极化指数;
R10min ——加压10min时测的绝缘电阻;
R1min ——加压1min时测的绝缘电阻。
极化指数测量加压时间较长,测定的电介质吸收比率与温度无关,变压器极化指数K, .一般应大于1.5,绝缘较好时其值可达到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