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下线技巧?

admin 泰里仪器网 2024-11-15 21:58 0 阅读

一、电机下线技巧?

  先将第一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1槽中,另不一边暂不管、隔一槽将第二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3槽中,另一边暂不管、再隔一槽将第三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5槽中。  查找相关的电机绕组数据,绕制线包,将原来的电机定子线圈拆除并清理干净,割好绝缘纸,下到定子槽里面,再将绕制好的线包捏扁一根根下如定子槽,可以使用划线板,划线器等辅助用具,一个线包下完后,将绝缘纸折叠包好,下如竹签将绝缘纸压紧,全部线包下完后,将包头整形,摇测绝缘,接线,在检测三相电阻是否平衡,确认正常后,用绑扎带绑扎牢固,浸漆,烘干,烘干完毕后,可以装机试验。

二、修电机下线口诀?

电动机下线方法_电动机下线步骤

  三相异步电机是靠同时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相位差120度)供电的一类电动机,由于三相异步电机的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存在转差率,所以叫三相异步电机。

  先将第一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1槽中,另不一边暂不管、隔一槽将第二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3槽中,另一边暂不管、再隔一槽将第三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5槽中。

电动机下线要遵照一定的工艺要求,下线时要严防损伤绕组绝缘和槽绝缘。为此要用引槽纸放在槽口两边,然后将线圈的一个边的导线松散开,并捏成一个扁片,对着引槽纸一根一根地下入槽中。待线圈的一个边的导线全部下入槽内以后,再顺着槽口的方向将线圈来回拉动,使槽内的线圈平整,并使槽外的两个端部长度相等。

双层绕组的下线步骤是:线圈的一个边下到槽内以后,另一边留在槽外,在相邻槽内再下另一线圈的一个边,它的另一边也留在槽外,这样依次类推,直至一个节距内槽的底层都下入线圈后,再将留在槽外的线圈边按节距下人相应的线槽上层,这样就可以依次把所有线圈全部下完。在每下完一个线圈后,应把线圈的端部用手向下按压,以免线圈端部超出定子内圆而影响电动机通风散热。

单层绕组的下线方法与双层绕组的不同点是:它不能像双层绕组那样一槽挨一槽地下线,而是下几个槽就要空几个槽,再下几个槽,再空几个槽。等过了一个节距后就可以把线圈的另一边下入空槽内。空的槽数要由绕组的形式而定。

附图的2、4槽为单线圈。

三、变频电机下线方式?

变频电动机的接线方法:

变频电动机的接线方法与普通电机相同,一般为星形接法,不同的是变频电机后面带一个独立的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强制冷却。

把三相电源三个绕组的末端、X、Y、Z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公共点O,从始端A、B、C引出三条端线,这种接法称为“星形接法”又称“Y形接法”。三相电源是由频率相同、振幅相等而相位依次相差120°的三个正弦电源以一定方式连接向外供电的系统。三相电源的联接方式有Y形和△形两种。

拓展资料:

电动机原理:

电动机使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这是不同于电流的磁效应的说法,现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明确把二者分开),发现这一原理的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777年8月14日生于兰格朗岛鲁德乔宾的一个药剂师家庭。1794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学,1799年获博士学位。1801~1803年去德、法等国访问,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及化学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15年起任丹麦皇家学会常务秘书。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他曾对物理学、化学和哲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1820年4月终于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1812年他最先提出了光与电磁之间联系的思想。1822年他对液体和气体的压缩性进行了实验研究。1825年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在声学研究中,他试图发现声所引起的电现象。他的最后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他是一位热情洋溢重视科研和实验的教师,他说:“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因此受到学生欢迎。他还是卓越的讲演家和自然科学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议成立丹麦科学促进协会,创建了丹麦第一个物理实验室。1908年丹麦自然科学促进协会建立“奥斯特奖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1934年以“奥斯特”命名CGS单位制中的磁场强度单位。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设立“奥斯特奖章”,奖励在物理教学上做出贡献的物理教师。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最初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大功率电动机,电动机从此开始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

我国的电动机生产开始于1917年,该行业在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电动机制造行业随着电力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产销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2005-2011年,我国电动机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6.92%。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制造业普遍下滑,电动机的同比增速下降到11.20%之外,其他年份,我国电动机的市场规模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比均在20%以上,即使在2011年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普遍放缓的情况下,电动机的同比增长仍达到21.87%。

电机制造企业应建立自主品牌,发力高端,拓展海外市场,保障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向航空、航海、军工、核电以及特种电机等新领域发展,才能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全社会电能消耗中,有70%左右耗费在工业领域,而工业电机的耗电量又占据整个工业领域用电的70%。提高电机效率可以主要通过2种方式,通过一个频率转换器,提高运作效率的交流电机;二是使用高效电机。不同的频率转换器是主要的工业领域的节能,节能效率一般在30%以上,在某些行业甚至高达40%-50%。高效电机的市场应用比例仍然相对较低,但最低能源效率标准和补贴政策的支持,未来高效电机的市场应用比例将大幅上升。

2012年1-12月,我国累计出口电动机及发电机30.96亿台,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2%,累计出口金额达92.24亿美元,同比增长5.0%。12月当月,我国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量为2.748亿台,出口金额为8.18亿美元。在投资上,应该在政策利好出台前提前布局。高效电机市场应用比例仍较低,但在最低能效标准及补贴政策支持下,未来高效电机的市场应用比例将大幅上升。 电机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电动机、被拖动装置、传动装置以及管网负荷等,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复杂系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为电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与之相关的电机生产制造商和电机配套企业也迎来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市场增长潜力。特别是为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节能技术创新趋势,高效电机已逐渐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我国电机年用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和工业用电量的80%。高效电机能耗比普通电机低20%~30%,但我国高效电机市场占有率只有10%,因此大力推广高效电机会对国家推进节能减排具有一定意义,其潜在的市场商机也初现端倪。

我国电机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效率普遍不高,严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高效电机的推广与应用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十二五"期间将集中力量围绕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装备制造调整和振兴、新能源领域技术的大力推进,优化发展一批高效节能环保重点产品,淘汰一批普通效率的电机产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在工信部公布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中,电机设备位列其中,预示我国电机行业即将面临市场和科技的全新发展。

为有效淘汰低效电机、加快高效电机的推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版《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于2012年9月实施,中小型电机行业面临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大批量生产的Y、Y2、Y3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将被禁止生产,享受国家惠民工程的YX3系列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将有可能不再得到政策补贴。高效电机的研发与推广犹如在弦之箭,行业内关注度空前

四、电机下线方法原理?

原理:

下线要遵照一定的工艺要求,下线时要严防损伤绕组绝缘和槽绝缘。为此要用引槽纸放在槽口两边,然后将线圈的一个边的导线松散开,并捏成一个扁片,对着引槽纸一根一根地下入槽中。待线圈的一个边的导线全部下入槽内以后,再顺着槽口的方向将线圈来回拉动,使槽内的线圈平整,并使槽外的两个端部长度相等。

双层绕组的下线步骤是:线圈的一个边下到槽内以后,另一边留在槽外,在相邻槽内再下另一线圈的一个边,它的另一边也留在槽外,这样依次类推,直至一个节距内槽的底层都下入线圈后,再将留在槽外的线圈边按节距下人相应的线槽上层,这样就可以依次把所有线圈全部下完。在每下完一个线圈后,应把线圈的端部用手向下按压,以免线圈端部超出定子内圆而影响电动机通风散热。

单层绕组的下线方法与双层绕组的不同点是:它不能像双层绕组那样一槽挨一槽地下线,而是下几个槽就要空几个槽,再下几个槽,再空几个槽。等过了一个节距后就可以把线圈的另一边下入空槽内。空的槽数要由绕组的形式而定。

五、单相电机下线原理?

工作原理:当单相正弦电流通过定子绕组时,电机就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这个磁场的强弱和方向随时间作正弦规律变化,但在空间方位上是固定的,所以又称这个磁场是交变脉动磁场。

这个交变脉动磁场可分解为两个以相同转速、旋转方向互为相反的旋转磁场,当转子静止时,这两个旋转磁场在转子中产生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转矩,使得合成转矩为零,所以电机无法旋转。

当我们用外力使电动机向某一方向旋转时(如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转子与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小;转子与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间的切割磁力线运动变大。这样平衡就打破了,转子所产生的总的电磁转矩将不再是零,转子将顺着推动方向旋转起来。

六、单双层电机下线方法?

回 有所不同。对于单层电机而言,其转子和定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下线时只需要按照相应的接线方法进行即可。在单层电机的下线过程中,需要注意转子的位置,避免在下线时损坏电机零件。而对于双层电机而言,其转子和定子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其下线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下线双层电机时,需要先将内部的线圈或者端子柱拆卸,再将定子和转子分离。在整个下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绝缘措施和操作规范,以免造成电机故障或者影响使用寿命。总之,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其构造特点带来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机,需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下线,以保证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七、十极电机下线方法?

线圈的一个边下到槽内以后,另一边留在槽外,在相邻槽内再下另一线圈的一个边,它的另一边也留在槽外,这样依次类推,直至一个节距内槽的底层都下入线圈后,再将留在槽外的线圈边按节距下人相应的线槽上层,这样就可以依次把所有线圈全部下完。

在每下完一个线圈后,应把线圈的端部用手向下按压,以免线圈端部超出定子内圆而影响电动机通风散热。

八、电机下线工累不累?

肯定累的,电机厂现场的多数工人,就是各个方面的技术工人,如果你是零工的话,那么,有可能的工作就是现场的搬运工,较为简单的质量检查等等。但是,建议如果你去工作的话,可以有机会好好学学技术,电机厂的技术工人,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工资可是很高哦!

九、电机下线工好学吗?

电机下线说好学也不好学,如果你在电工技术方面有一定基础,那就容易学得多,而如果你一点基础没有,那要学好就没那么容易。但只要你有信心有毅力也一定会学好,只不过消耗多一点时间和精力而已。电机下线是电机维修的关键和基础,只要学会下线其他就不在话下了。

十、电机下线最快的方法?

  先将第一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1槽中,另不一边暂不管、隔一槽将第二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3槽中,另一边暂不管、再隔一槽将第三相第1个线圈一边下至第5槽中。  查找相关的电机绕组数据,绕制线包,将原来的电机定子线圈拆除并清理干净,割好绝缘纸,下到定子槽里面,再将绕制好的线包捏扁一根根下如定子槽,可以使用划线板,划线器等辅助用具,一个线包下完后,将绝缘纸折叠包好,下如竹签将绝缘纸压紧,全部线包下完后,将包头整形,摇测绝缘,接线,在检测三相电阻是否平衡,确认正常后,用绑扎带绑扎牢固,浸漆,烘干,烘干完毕后,可以装机试验。

The End
上一篇 凸轮分割器为什么不用伺服电机代替? 下一篇 弹簧制作高速电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