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机功率因数是什么?
0.80~0.85左右
电动机的自然功率因数,通常在0.80~0.85左右。当然,这是一个经验值,不同的电机,有一定的差别,就是同一电机,运行在不同的转速,其自然功率因数也不同。在电阻负载上的有功功率就是视在功率,即二者相等,所以功率因数F=1。
而在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上的电流和电压相位差90°,所以所以功率因数F=cosq = cos90°=0,即在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上的有功功率为零。
二、电机的功率因数?
一般为0.8,对于感性器件,功率因数总是小于一,这是因为感应器件自身的无功功率。那我们能不能加个补偿装置提高它的功率因数呢?理论上能,实际中也有很多地方用,但是,发电机上几乎没有人用。为什么呢?因为发电机上如果用了功率补偿装置,会导致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可能会对所带负载中的敏感电子电路造成伤害。发电机本身就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能的,它的工作必须有磁场作用,这部分用来生产磁场的功率就是无功功率,好比你要用水泵抽水浇花,首先要把管子里灌满水,水才能流出去,而只要我们不停止抽水,管子里始终是有一管子水的,这部分水对于我们浇花这件事来说毫无意义,但是他确实是纯在的,而且起到了让水流出来的作用。管子里这部分水就像是无功功率。这时候你想要让管子细一点或者短一点让无功功率小一点,试想这样一来虽然你仍能抽水,但是会让水流变小,距离变短,达不到我们的目的。
我的理解比较土味儿,术语不太准确的地方,望各位大神轻拍!
三、电机功率因数单位?
常用cosΦ表示。功率因数是用电设备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是由总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Φ决定的。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同相,其功率因数为1。对于其他负载来说,其功率因数介于0与1之间,而多数为感性负载。例如常用荧光灯,交流电动机等都是感性负载。其中在生产中常见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一般为0.7至0.9。
四、电机功率因数符号?
功率因数,常用cosΦ表示。
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有功功率对视在功率的比值。用户电器设备在一定电压和功率下,该值越高效益越好,发电设备越能充分利用。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
五、电机的功率因数,是什么意思?
电机的功率因数是指电机的实际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通常用cosφ表示。它是描述电机在工作时的功率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
有功功率是电机输出的真正有效功率,是电机真正为负载提供的功率。而视在功率是电机输出的全部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无功功率是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场能量,这部分能量不能直接用于做功,但仍然需要耗费电力来维持电机的运转。
功率因数的值越高,说明电机实际提供给负载的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越大,其功率效率越高,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电能,减少能量的浪费。一般来说,功率因数应尽量接近1,才能达到电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六、22kw电机功率因数?
常见的三相鼠笼式22KW的电动机,其自然功率因数大致是0.85左右,如其转速在3000转~500转之间,无功需求为:7.7Kvar~15.5Kvar。
七、电机的功率因数是多少?
功率因数=有功/(有功+无功),所以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1)无功的大小,在于电机的设计参数 在电机设计制作时,铁芯材质的选择、参数的选择方面,尽量减小激磁电流,减小无功。
2)有功的大小 因无功的大小是一定的,不会随负载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当有功越大时,功率因数也就越大,有功越小,功率因数就越低。
比如有功90,无功10,功率因数=90/(90+10)=0.
9 当有功将为10时,功率因数=10/(10+10)=0.5
八、伺服电机功率因数有多少
电动机的自然功率因数,通常在0.80~0.85左右。当然,这是一个经验值,不同的电机,有一定的差别,就是同一电机,运行在不同的转速,其自然功率因数也不同。
九、关于变频电机的功率因数?
异步电机在启动时,转差率S接近1时,转差大,无功率大,功率因数低异步电机在额定运行时,转差率S接近0时,转差小,无功率小,功率因数高而变频器在启动电机时,输出频率低,就可以保证异步电机转差在额定转差范围内,所以保证电机始终工作在高功率因数状态。所以可以这样说,变频器改变输出频率,控制异步电机转差在额定转差范围内,从而保证电机的运行功率因数高如果变频器输出频率f与输出电压U的比值一定时,电机磁通Φ是个定值,即励磁电流(NIo)不变只有电机磁通Φ减小时,励磁电流(NIo)减小。所以变频器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式是控制异步电机转差率来实现的。当异步电机处于大马拉小车时,变频器可调整频压比,减小电机磁通Φ,有降低无功电流,提高功率因数的作用。所以,简单说,“低频时,输出电压低,无功电流小”的结论是错误的,降低频率,降低电压,但频压比恒定,是保证电机铁心磁通Φ不变,等于电机设计磁通Φ,即工频时的磁通Φ0当大马拉小车时,可以降低电机磁通Φ,也就是改变频压比的值,也就是在相同频率下,适当降低电压,降低励磁电流降低频率,降低电压,不降低磁通Φ,励磁电流不变,无功功率不变。改变频压比,降低电机磁通Φ,降低励磁电流,降低了无功功率,提高了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包括合理选择电器设备.避免变压器轻载运行,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同步电动机;通过人工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最常用的是并联电容器补偿。这些是王道。当然,我们可以说:变频器能够提高电动机在低于额定转速运行状态的功率因数。唉,怎么绕了。算了还是用变频器和电机的本质做个回答吧:一般而言,功率因数是电机在额定运行状态下的固有属性。然而,实际运行中的电机其功率因数不可能是恒定的,具体可见前边分析,而是和转差率密切相关的。而变频器可以有效降低,低速运行状态的电机的转差率,进而提高其低速时的功率因数。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
十、电机的功率因数怎么计算?
功率因数是用电机的额定功率x功率的实际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