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色种类大全以及图示?
红色系列:粉红 淡红 桃红 品红 血红 玛瑙红 豆沙红 莲红 樱桃红 石榴红 土红 橘红 铁红 铬红 朱红 高粱红 大红 深红 暗红 紫红 玫瑰红 熟赫 棕色 咖啡色 栗色橙色系列:橘红 橘黄 橙色 黄色系列:淡黄 卡其色 浅黄 蛋黄 柠檬黄 米陀 拿坡里黄 橘黄 铬黄 中黄 藤黄 土黄 铁黄 金黄 深黄 肉色绿色系列:浅绿 豆绿 灰绿 茶绿 苹果绿 嫩绿 黄绿 草绿 中绿 苔藓绿 石绿 铬绿 孔雀绿 翠绿 橄榄绿 深绿 褐绿 墨绿 蓝色系列:浅蓝 淡青 蓝灰 天蓝 钴蓝 海水蓝 宝石蓝 靛蓝 湖蓝 普(鲁士)蓝 深蓝 绿青 石青 群青 暗蓝紫色系列:淡紫 紫色 紫罗兰 紫藤 玫瑰紫 葡萄紫 丁香紫 青莲黑色系列:煤黑 象牙黑 碳黑 土黑 铁黑白色系列:白 象牙白 钛白 玉白 锌白 米白 灰白
二、本山绿泥烧制温度与颜色的区别?
有区别。段泥烧成的颜色有古铜、棕黄、金黄、灰暗黄等,但没有像本山绿那样的冷色调。高温烧制的本山绿冷色调明显本山绿烧成后成米黄色(温度低),或棕黄色(温度适中),或青铜色(高温烧制)。
本山绿和本山段是两种不同的泥料。绿泥是以矿料颜色而命名的一个大类。矿料中铁的含量都很少,且以铁离子状态存在,矿料基本呈绿色调,有淡绿、浅灰绿、浅绿、浅青绿、青绿、墨绿之分,烧结后呈浅黄色、米黄色微透绿。
本山绿泥一般存于岩板下部贴层;少部分在紫泥泥层中间、或紫泥和其他泥层之间的一层夹脂(也称绵头),产量尤为稀少。
1岩板下部贴层产出的绿泥,石英含量较多,所以烧结温度较高,一般需1200-1230℃之间,有的甚至需要1250℃左右,保温和透气性极好。
2夹脂(泥中泥)形式产出的本山绿产量更为稀少,泥质较嫩,耐火度相对较低,但是收缩、变形率大,成品率是非常低的。
本山绿泥单独成型困难,烧成率又低,以前一般只用来做化妆土,所以一把本山绿的完品紫砂壶是很珍贵的。
宜兴方言“团”“缎”同音,并且大部分团泥烧成后呈多种黄缎系色调,故也习惯称为“缎泥”,现在大多写做段泥。
本山团泥,是以自然存在状态命名的一类泥料,非单一品种矿料(共生矿),和绿泥有着本质区别。现已被列为紫砂第四大类。
本山段泥一般是以绿泥和紫泥共生,少部分以绿泥和红泥共生。由于各泥料含量不同,经过不同温度或烧成氛围,就能呈现多种深浅不一的色调,如古铜、棕黄、驼灰、冷金黄、褐黄、褐棕、暗灰黄等,均是段泥范畴。本山绿泥存量非常稀少,且又多与红泥、紫泥混生,因此最为常见的是本山段泥。
如何快速区分本山绿和本山段?
首先可以看泥料:绿泥较嫩,基本不含砂;段泥含砂量大,骨多肉少,所以也更容易成型。
最简单的就是看烧结后呈色:本山绿泥无论烧制温度多高(当然需要在烧结温度范围内),烧结后也呈米黄色,与天津鸭梨的底色极为接近;但段泥呈色就很多样了,有古铜、棕黄、驼灰、冷金黄、褐黄、褐棕、暗灰黄等。
本山段泥和绿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泥料。低温烧制的本山段泥,颜色跟本绿比较接近,但是段泥壶窑温不到,泡茶久了就会吐黑。市场上有一些不良商家会用段泥冒充本山绿泥,要注意区分。而那些颜色非常绿的绿泥,都是加了料调配的,并不是原矿绿泥。
三、煅烧,焙烧,灼烧,干燥的区别,使用的仪器分别是什么,温度各是多少?
干燥使用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在100-120℃;其他应该在马弗炉或者箱式电阻炉中进行,温度较高最高能到1300℃以上,是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