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仪器分析方法?
分为光谱法、色谱法和质谱法三种类型。
光谱法可以分为原子光谱(主要用来测定元素含量的,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等),分子光谱(确定或者辅助确定分子结构的,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色谱法大致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凝胶色谱、离子色谱等。
此外,电泳技术和色谱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但是一般区别对待。
色谱与电泳技术用作混合物的分离,具备一定的定性功能。
质谱用来确定分子结构。
此外 还有其他的仪器分析技术 限于个人的知识水平有限,请楼下补全
根据测量原理和信号特点,仪器分析方法可分为四类。
它们分别是: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
二、仪器分析的检测范围定义?
1、灵敏度高:大多数仪器分析法适用于微量、痕量分析。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些元素的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
2、取样量少:化学分析法需用10-1~10-4g,仪器分析试样常在10-2~10-8g。
3、在低浓度下的分析准确度较高:含量在10-5%~10-9%范围内的杂质测定,相对误差低达1%~10%。
4、快速:例如,发射光谱分析法在1min内可同时测定水中48个元素。
5、可进行无损分析:有时可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适于考古、文物等特殊领域的分析。有的方法还能进行表面或微区(直径为?级)分析,或试样可回收。
6、能进行多信息或特殊功能的分析:有时可同时作定性、定量分析,有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组分比和原子的价态。放射性分析法还可作痕量杂质分析。
7、专一性强:例如,用单晶X衍射仪可专测晶体结构;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可测指定离子的浓度等。
8、便于遥测、遥控、自动化:可作即时、在线分析控制生产过程、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
9、操作较简便:省去了繁多化学操作过程。随自动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操作将更趋于简化。
10、仪器设备较复杂,价格较昂贵。
三、ise仪器分析方法?
检测方法:ISE法
测试指标:混凝土碱含量,即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含量Na2O(kg/m3),以及混凝土碱百分比Na2O(%)
产品用途:
混凝土原料中含有碱(钾、钠离子),当混凝土处在足够湿度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混凝土中的碱(钾、钠离子)会与粗细骨料中的活性硅发生反应,造成结构膨胀和开裂,即发生碱骨料反应。由于碱骨料反应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有害影响,国内外非常重视混凝土碱含量限值。
根据《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 53:9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CECS 220:2007等相关标准,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m3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即 “等当量氧化钠含量=Na2O+0.658×K2O”。
四、印刷仪器检测方法?
印刷品的检测主要是针对印刷外观缺陷检测,包含印刷字迹模糊、印刷套位偏差、印刷表面脏污、印刷表面蚊虫、色差等等。
通过CCD视觉检测采集良品模板图片分析对比,将需要检测的产品采集图片与模板图片对比。
目前市场上针对印刷品检测的参数为: 检测速度:150-200米/分钟 缺陷精度:0.1毫米平方 印刷品检测安装位置主要是在印中和印后。印中一般检测印刷外观缺陷检测;印后检测工位比较多,有在线喷码检测(可变条码检测),混料检测等等。
五、试说明仪器分析、分析仪器、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分析仪器就是指仪器,比如红外光谱仪,热重,气质联用仪等。
仪器分析是一门课程,教会你如何使用这些仪器。
分析技术这个,分析不需要技术啊,现在的仪器都是傻瓜式的,你会读图就行。比如红外,它的仪器分析方法就是用红外线打到物质薄片上,测试吸收情况并绘制一张光吸图,你会读这个图就行。
六、环境中重金属检测的仪器分析方法有?
现在大部分都是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但精度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检测技术相对成熟。
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成分分析已趋于成熟,将大气颗粒物捕集后不经样品消解处理而直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质子诱导X射线荧光法(PIXE)、能量色散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XRF)等。
大气颗粒物经消解后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法虽然广泛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和痕量金属成分的测定,但每次只能测定单一元素而不能做到对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而且操作繁琐费时,灵敏度相对较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已成为大气颗粒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
由于一些元素所处的化学种态(价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毒性,如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强,三价砷的毒性比五价砷的毒性大得多,因此,了解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种态,有助于寻找污染物的来源,同时有助于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目前,有学者已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
通过采集上海市不同地点和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铬、锰、铜和锌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利用该谱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颗粒物中的种态。
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样品中铬主要以三价形式存在,锰主要以二价形式存在,铜也以二价形式存在,而锌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张桂林等用X射线吸收和穆斯堡尔谱研究了上海市不同地区大气颗粒物样品中一些主要金属元素的化学种态。
另外光度分析也可以进行金属元素的价态分析,电化学形态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适应现代分析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要求,尤其适于现场实时检测。现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满足大部分实际样品的测定需要。
七、甲醛检测方法及仪器?
1、电化学传感器法
电子感应设备检测,这是最简单的做法,在我们家庭中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过在购买这类仪器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质量问题,很多市场上面这类仪器检测出来的室内甲醛含量值不精确。
2、气相色谱法
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OV色谱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测定范围:若以0.1L/min流量采样20L时,测定范围为0.02-1mg/m3。检出下限:0.01mg/m3。
3、采用AHMT 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有点复杂
首先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8度左右,专门的溶液配制和精准的步骤,做起实验来很麻烦。
a、吸取5ML的水在10ml的试管里;
b、按照比例配制标准系列;
c、在水样和上面我们配制的标准系列加入2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钠溶液以及2ml AHMT溶液,搅拌均匀存放20min后加入高碘酸钾0.5ml,存放5分钟后,以纯水为参考物,测量吸光度。这种方法很复杂。而且不好掌握剂量,对专业化学实验的要求很高,在我们平时的室内甲醛检测的时候不常用。
4、甲醛快速检测试纸法
试纸前端的反应部分为黄色,当试纸的反应部分黄色较深时。代表室内甲醛的浓度较高;试纸的反应部分黄色较浅时,代表室内甲醛的浓度较低,具体要参照标准比色卡,读出大体的数值,判定室内甲醛浓度是否超标。
八、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使用方法视频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的强度检测则成为确保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附上相关视频,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技术。
一、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作用
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主要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同时也为工程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流程:
- 准备工作:确保检测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是否已校准。
- 样品制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检测标准,制备混凝土试件。
- 试件养护:将试件放入恒温水槽中进行标准养护,保证试件的湿度和温度。
- 试件测量:取出养护后的试件,用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进行测量。
- 记录结果: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使用方法视频
为了更直观地介绍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我们为您准备了以下视频:
通过观看上述视频,您可以清楚地了解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希望这个视频能够为您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
四、总结
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使用检测仪器,可以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时更新和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使用方法和视频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快给予回复。
九、如何选择石油产品分析检测仪器?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进口品牌价格高,如果是首次先买国产的,待用熟后再考虑升级。检测一定要带标准品。
十、仪器分析方法六种?
现代仪器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
1、光学分析法: 1)原子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2)分子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2、电化学分析法: 1)电导分析法;2)电位分析法;3)库伦分析法;4)极谱分析法;
3、色谱分析法: 1)气相色谱法; 2)高压液相分析法;
4、核磁共振分析法
5、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