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仪器的稳定性怎么计算?
计算仪器的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的系统变化,是测量仪器 的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不变化的能力,通常需要通过多个周期的测 试才能够确定。测量仪器的稳定性评定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方法,即将上级 对该标准器相邻周期检定结果进行差值(适用于给出年稳定性指标 的测量仪器),从而考核该标准器的该周期(一般为一年)的稳 定性。
二、工艺稳定性的定义?
1、工艺稳定性指满足生产合格产品具有稳定性的工艺方案;
2、生产稳定性则指生产过程中具有稳定性的生产能力。
由于国内的模具制造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而且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企业,尚停留在传统作坊式的生产管理阶段,往往忽略了模具的稳定性,造成模具开发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全局稳定性的定义?
全局渐近稳定性(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是指一类全相空间均为吸引区域的渐近稳定性。对于线性系统而言,一个线性系统如果是渐近稳定的,则必然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四、简述医疗仪器的定义?
医疗仪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五、仪器分析速度的定义?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六、材料稳定性定义?
stability of material是1993年公布的力学名词。
材料尺寸稳定性是指材料在受机械力、热或其他外界条件作用下,其外形尺寸不发生变化的性能。由于聚合物具有黏弹性,在恒定外力(包括自身质量)作用下,易产生蠕变现象,导致制品的尺寸不稳定。一般说来,柔性链的聚合物抗蠕变能力较差,而刚性链的聚合物则较强。
七、高温仪器定义?
(英文名:pyrometer)是指不与高温物体接触,而是通过对它的辐射热量的测量,应用辐射公式推算出该物体 温度的一类仪器。
因可不必与被测物体接触,故可应用于极高温度的场合、运动热源以及不能接触或对人体和 仪器有害的热源温度的测量
八、钢热稳定性的定义?
钢热稳定性
硅砖受急冷急热易产生裂纹、开裂;镁砖易于剥落,通常被称为热震稳定性低的材料或抗热震性小的材料。反之,则为热震稳定性高或抗热震性大的材料。
九、仪器分析的检测范围定义?
1、灵敏度高:大多数仪器分析法适用于微量、痕量分析。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些元素的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
2、取样量少:化学分析法需用10-1~10-4g,仪器分析试样常在10-2~10-8g。
3、在低浓度下的分析准确度较高:含量在10-5%~10-9%范围内的杂质测定,相对误差低达1%~10%。
4、快速:例如,发射光谱分析法在1min内可同时测定水中48个元素。
5、可进行无损分析:有时可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适于考古、文物等特殊领域的分析。有的方法还能进行表面或微区(直径为?级)分析,或试样可回收。
6、能进行多信息或特殊功能的分析:有时可同时作定性、定量分析,有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组分比和原子的价态。放射性分析法还可作痕量杂质分析。
7、专一性强:例如,用单晶X衍射仪可专测晶体结构;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可测指定离子的浓度等。
8、便于遥测、遥控、自动化:可作即时、在线分析控制生产过程、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
9、操作较简便:省去了繁多化学操作过程。随自动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操作将更趋于简化。
10、仪器设备较复杂,价格较昂贵。
十、农业智能仪器装置的定义?
农业物联网: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他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
在这背后,则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芯片,用这些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再通过局部的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通信网路交互传递,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感知。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 、靠感觉。如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
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