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膨胀温度系数计算公式?
l=a*L(t2-t1),其中l为伸长量,a为线膨胀系数,t1为10米时的温度,t2为升高10后的温度
二、线膨胀系数测定实验误差来源?
主要误差来源于热膨胀系数与材料的化学组成、合金元素对合金热膨胀的影响等。
热膨胀系数与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晶状态、晶体结构、键的强度有关。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膨胀系数不相同。结构紧密的晶体,膨胀系数较大;而类似于无定形的玻璃,往往有较小的膨胀系数。键强度高的材料一般会有低的膨胀系数。
合金元素对合金热膨胀有影响,简单金属与非铁磁性金属组成的单相均匀固溶体合金的膨胀系数介于内组元膨胀系数之间。而多相合金膨胀系数取决于组成相之间的性质和数量,可以近似按照各相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利用混合定则粗略计算得到
三、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非常接近对吗?
没研究过这个问题,瞎想了一下。膨胀系数相近但是抗拉强度差别非常大,钢筋抗压抗拉屈服强度400MPa,C40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只有1.71MPa。与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没有发展是因为钢筋提供了抗拉强度,限制了混凝土开裂。而与钢筋顺向混凝土的抗拉接近素混凝土受拉。不过我记得混凝土开裂脱落好像也和内部空隙里空气膨胀有关,具体原理以及记不清了。
四、不同化学实验仪器加热温度分别是多少?
塑料制品,温度在80度以下。
玻璃器皿一般控制在300度以下。
陶瓷器皿,例如坩埚,我们一般用在500度以下,虽然马弗炉可以到1000度。石棉是可以用到1000度的。
金属制品,很少加热,烫手,最多用酒精灯烧一下,刮刀前端什么的。
电子器械,看原理,水浴100,油浴300,紫外红外旋光在室温,质谱300~350度,核磁液氮低温……
五、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分析本实验中哪一个对实验误差影响大?
线膨胀系数实验中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温度变化
根据线膨胀系数的测量计算公式α=ΔL/(L×ΔT),可以看出线膨胀系数测量必须测量试样的原始长度L、温度变化量ΔT和试样长度膨胀量ΔL。这三个物理量的测量误差对线膨胀系数误差的贡献量是相同的,但温度变化量ΔT的测量影响最大,这是因为温度测量传感器所决定。
对于普通温度传感器来说,在室外附近的误差较大,而且电加热炉在200℃以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差。所以一般热膨胀系数在200℃以下电加热炉中的测试误差较大原因就是温度测量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提高温度的影响,可以设法采用稳定性和流动性更好的油浴,并采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但目前这种专门测量200℃以下的热膨胀仪较少。
六、探究水、温度对黄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实验过程,求改进?
你这个定量数据不够啊·· 首先确定试验目的~~ 影响黄豆发芽的条件有:温度、湿度、光线、种子、培养基等等 你首先要明确你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做单一目的的实验会简单很多,但是为了更多的数据会花更多的时间。
多实验目的的会比较复杂,需要仔细的筹划。简单列几项 种子:1、品种
2、数量(质量) 水量:1、水的种类(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 2、水的数量(ml)
3、PH质 培养器皿:1、几何特征(形状) 2、透明度(透明、不透明?) 3、容器材质 培养条件:1、同条件 2、不同条件(没有恒温箱,建议你用同温度的:自然环境下的温度) 。。。。。。。。。。。。。。。。。。。。。。。。。。。。。。。。。。。。。。。。。。。。。。。。。。。。。。。祝你愉快~~~~
七、金属线膨胀系数测量试分析哪一个量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是温度,这是因为温度传感器自身误差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对于一般温度传感器来说,测量的温度越接近室温,相对误差越大,测量不确定度越大。
比如经过校准的温度传感器不确定度为0.5℃,那么对于室温到50℃的热膨胀系数测试来说,温度传感器误差所占的比重是1%,但对于室温到100℃的线膨胀系数测试来说,温度传感器所占的比重就是0.5%。
八、原电池反应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的测定实验失败的因素有哪些?
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电极的影响,还有就是溶液若含有杂质离子也会产生影响,再有就是标准电极的的设定的问题,具体还要看仪器,也可能是仪器本身就有问题,当然正负极不能接反了。
九、在液体表面整理系数的测定一实验中,对力敏传感器定标时,如果初始未清零,对仪器灵敏度有何影响?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个固定值,零点标定的时候传感器未空也就是受了一点力,载那么显示校准之后测值时是以零点标定时的状态作为参考零点进行显示。如果这一点力所占传感器额定量程的比例很小那也没事的。简单举例:电子地磅标定的时候不可能把磅台拆下来之后再单独标定传感器,也就是把已知重量的汽车什么的弄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