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实验仪器图片及名称?
以下是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图片及名称:
1. 反应瓶: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反应瓶主要用来保存试剂和反应物,也可以用来进行化学反应。常用材料包括玻璃、塑料、不锈钢等。
2. 烧杯:用来测量和混合液体的容器,主体材质为玻璃。
3. 试管:通常用于小量的化学反应或者进行某些简单物理实验时装液体。
4. 洗瓶:实验中清洗玻璃器具时常用的工具,可以让水均匀地洒在玻璃器皿表面。
5. 滴定管:常用于酸碱滴定实验中,可以准确地控制滴加的试剂用量。
6. 称量器:用来测量各种化学试剂的质量,包括电子天平、分析天平、量筒等。
7. 密度计: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8. 物理教具:包括夹子、支架、三角支架等辅助器材,用来固定实验器皿、支撑玻璃管等。
9. 其他:试剂瓶、导电仪器、加热器等。
以上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仪器图片及名称,并且还有其他实验器具性质和功能的区别,不同实验使用的器材也不同。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二、化学仪器图片怎么获得?
要获得化学仪器的图片,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专门的化学仪器图片库或网站,如科学出版社、化学仪器制造商的官方网站等。
其次,可以查阅化学教科书、期刊或科学杂志中的相关文章,其中通常会附带化学实验室或仪器的图片。此外,还可以参考学术研究论文中的实验部分,其中可能会提供相关仪器的图片。
最后,如果有机会参观化学实验室或科学展览,可以亲自拍摄化学仪器的照片。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确保图片的来源可靠和合法,遵守相关的版权法规。
三、大型化学仪器及用途?
由上至下,分别为:试管夹,烧杯,集气瓶,滴瓶,漏斗,分液漏斗,圆底烧瓶,蒸发皿。试管夹:夹持试管,用于加热。烧杯:①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②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③用于过滤、渗析、喷泉等实验,用于气密性检验、尾气吸收装置、
水浴加热等。④冷的干燥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燃烧有无水生成;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集气瓶:收集气体,洗涤气体,显示气体流速。滴瓶:用于存放少量液体,其特点是使用方便(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体流入胶头。盛碱性溶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不能长期存放碱性试剂。)
漏斗:由于过滤。分液漏斗:逐滴滴加反应物,控制反应速度。圆底烧瓶:①可用作试剂量较大而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常用于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中。②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③圆底烧瓶还可用于喷泉实验。(加热要用石棉网)蒸发皿:①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②干燥固体物质。
四、测量核辐射的方法、仪器及仪器图片?
方法: 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数目衰减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的期望值。
放射性活度:表征放射性核素特征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核素发生自发核转变数的期望值。A=dN/dt。 射气系数: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岩石或矿石析出的射气量N1与同一时间间隔内该岩石或矿石中由衰变产生的全部射气量N2的比值,即η*= N1/N2×100%。 原子核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核,这种核的能级状态叫基态。 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从一个核素的原子核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并伴随放出射线的现象。 α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放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成为α衰变 衰变率: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几率。 轨道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了一个轨道电子,使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中微子的过程。 衰变常数:衰变常数是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度的物理量,指原子核在某一特定状态下,经历核自发跃迁的概率。 线衰减系数:射线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距离时被吸收的几率。 质量衰减系数:射线穿过单位质量介质时被吸收的几率或衰减的强度,也是线衰减系数除以密度。 铀镭平衡常数:表示矿(岩)石中铀镭质量比值与平衡状态时铀镭质量比值之比。 吸收剂量:电力辐射授予某一点处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的期望值。D=dE/dm,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y)。 平均电离能:在物质中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要的平均能量。 碰撞阻止本领: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在所经过的单位路程上,由于电离和激发而损失的平均能量。 核素: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的足以已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粒子注量:进入单位立体球截面积的粒子数目。 粒子注量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粒子注量的增量 能注量:在空间某一点处,射入以该点为中心的小球体内的所有的粒子能量总和除以该球的截面积 能注量率: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立体球截面积的粒子能量总和 比释动能:不带电电离粒子在质量为dm的某一物质内释放出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 剂量当量:某点处的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加权求和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 照射量:X=dq/dm,以X射线或γ射线产出电离本领而做出的一种量度 照射量率: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内γ射线在空间一体积元中产生的电荷。 剂量当量指数:全身均匀照射的年剂量的极限值 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和相同原子序数而半衰期有明显差别的核素 平均寿命:放射性原子核平均生存的时间.与衰变常熟互为倒数。 电离能量损耗率: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所经过的单位路程上,由于电离和激发而损失的平均能量 平衡含量铀:达到放射性平衡时的铀含量 分辨时间: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最短时间间隔 康普顿边:发生康普顿散射时,当康普顿散射角为一百八十度时所形成的边 康普顿坪:当康普顿散射角为零到一百八十度时所形成的平台 累计效应:指y光子在介质中通过多次相互作用所引起的y光子能量吸收 边缘效应: 次级电子产生靠近晶体边缘,他可能益处晶体以致部分动能损失在晶体外,所引起的脉冲幅度减小 和峰效应: 两哥y光子同时被探测器晶体吸收产生幅度更大的脉冲,其对应能量为两个光子能量之和 双逃逸峰:指两个湮没光子不再进行相互作用就从探测器逃出去 响应函数: 探测器输出的脉冲幅度与入射γ射线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能量分辨率: 表征γ射线谱仪对能量相近的γ射线分辨本领的参数 探测效率:表征γ射线照射量率与探测器输出脉冲1. 峰总比:全能峰的脉冲数与全谱下的脉冲数之比 峰康比:全能峰中心道最大计数与康普顿坪内平均计数之比 峰总比:全能峰内的脉冲数与全谱下的脉冲数之比 入射本征效率:指全谱下总脉冲数与射到晶体上的y光子数之比 本征峰效率:全能峰内脉冲数与射到晶体上y光子数之比 源探测效率:全谱下总计数率与放射源的y光子发射率之比 源峰探测效率:全能峰内脉冲数与放射源y光子发射率之比 光电吸收系数:光子发生光电效应吸收几率 光电截面:一个入射光子单位面积上的一个靶原子发生光电效应的几率 原子核基态:原子核最低能量状态 轫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与库仑场作用而减速或加速时伴生的电磁辐射。 俄歇电子:在原子壳层中产生电子空穴后处于高能级的电子和跃迁到这一层,同时释放能量,当释放的能量传递到另一层的一个电子,这个嗲你脱离原子而发射出来,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五、九上化学实验仪器及用途?
九年级上册的主要实验仪器有:
试管(用于溶解和少量物质的反应)
烧杯(用于溶解和较多量物质的反应)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铁架台(用于固定仪器)
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
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1. 烧杯(Beaker):可用于制备和加热溶液,常规体积计量以及储存试样。
使用方法:将需要的试剂加入烧杯中,放在热板上加热或用酒精灯加热。
2. 热板(Hotplate):用于加热试验物质,适用于不需要精确控温的实验。
使用方法:将需要加热的试剂或溶液放在烧杯或其他容器中,再将容器放在热板上加热。
3. 滴定管(Burette):用于滴定、配制溶液和测定液体体积的仪器。
使用方法:将需要测量的溶液灌入滴定管中,进行滴定或体积计量。
4. 量筒(Graduated cylinder):用于精确计量溶液和液体体积。
使用方法:将需要测量的液体缓慢地倒入量筒中,直到液体到达标线,读取液体体积。
5. 试管(Test tube):用于进行小型实验,比如混合反应和热反应等。
使用方法:将需要反应的试剂或溶液加入试管中,进行实验。
6. 干燥器(Drierite):用于吸收潮气和水分。
使用方法:将需要吸收水分的试剂或仪器放入干燥器中,用干燥剂吸收水分。
7. pH计(pH meter):用于测量溶液的pH值。
使用方法:将pH计浸入需要测量的溶液中,根据pH计显示屏上的数值读取pH值。
8. 分析天平(Analytical balance):用于精确称量试剂,通常可以测量到0.1毫克的分辨率。
使用方法:在天平盘上放置称量纸或容器,将需要称量的试剂精确倒入容器中,读取天平显示的重量值。
这些仅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仪器,还有许多其他仪器,例如离心机、气相色谱仪等等,其使用方法各有不同。在工作中要仔细理解仪器的功能和操作程序,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七、西安哪里有卖化学试剂及化学小仪器的?
东门外(大香港鲍翅酒楼旁环城东路北段);东门里面(好像没了)
八、化学检测仪器有哪些及原理
化学检测仪器有哪些及原理
在化学领域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检测仪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检测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1. 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它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红外光的能力来确定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物质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吸收的特性。当红外光通过样品时,被吸收的光的强度与样品中各种化学键的振动频率和强度相关。这些吸收带由红外光谱仪转化为红外光谱图,从而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的仪器。气相色谱用于分离和纯化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而质谱则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工作原理是将样品分离后,通过质谱对分离出的化合物逐个进行检测和鉴定。它可以提供准确而可靠的化合物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3. 紫外可见光谱仪
紫外可见光谱仪用于分析物质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它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的浓度和化学性质。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当光通过样品时,被吸收的光的强度与样品的组成和浓度相关。根据吸收光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4. 核磁共振仪
核磁共振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的仪器。它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下的行为来获取相关信息。核磁共振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样品中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在外加磁场中的行为来提供关于样品化学环境的信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获取有关分子结构、键合信息以及样品的化学性质。
5. 质谱仪
质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仪器,它通过对化合物中离子的分析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质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转化为离子,然后将离子根据其质量和电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质谱仪可以获得化合物的质谱图,从而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总结
化学检测仪器在现代化学分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紫外可见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质谱仪是常见的化学检测仪器。它们分别基于样品对红外光、气相色谱、紫外光、原子核行为以及化合物的离子分析的特性进行工作。这些仪器可以帮助化学家们确定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从而提供准确而可靠的分析结果。
以上是关于化学检测仪器有哪些及其工作原理的介绍。希望对化学学习和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九、初三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初三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有很多种,例如试管、烧杯、量筒等。这些仪器都有各自的用途。1. 试管通常用于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操作,如混合溶液、观察化学反应等。2. 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容器,用于加热物质或溶解固体,进行定量的溶液配制。3. 量筒用于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容积,可以根据液体的体积读取液面的刻度。4. 还有其他的化学实验仪器,如滴管、比色皿、酒精灯等,它们都具有特定的用途。总的来说,这些化学实验仪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和观察化学现象,从而提高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实验仪器。那么,高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使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常见化学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烧杯:用于盛放液体,进行加热或混合反应。使用时需注意杯口朝向,避免液体溢出。
- 滴管:用于精确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使用时需轻轻挤压橡皮球,控制滴加速度。
- 量筒:用于测量液体体积。使用时需将量筒置于水平面上,液面与刻度线平齐进行读数。
- 酒精灯:用于加热实验装置。使用时需注意安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并保持良好通风。
- 试管: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进行加热或反应观察。使用时需注意管口朝向,避免溅出。
- 三角烧瓶:用于盛放较大体积的液体,进行加热或反应。使用时需注意瓶口朝向,避免液体溢出。
- 温度计:用于测量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使用时需将温度计插入实验装置中,并注意读数。
- 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使用时需将电极浸入溶液中,并校准pH计。
在使用这些仪器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保持良好的实验习惯,以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化学实验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除了正确使用化学实验仪器,对它们的保养和维护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定期清洗仪器,去除污渍和残留物,保持清洁。
- 妥善保管仪器,避免碰撞或跌落造成损坏。
- 对于精密仪器,如pH计、温度计等,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
- 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如滴管的橡皮球等。
- 将仪器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生锈。
通过正确使用和良好的保养,化学实验仪器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为高中化学实验提供有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