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步骤?
初中物理中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1设计实验电路图,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连接时断开开关,并把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值,3首先接入5Ω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保持不变并测量记录电流,再接入10欧姆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保持原来的值不变,并记录电流值,以此类推接入15欧,20欧的电阻分别记录电流值,4,做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5收拾整理器材。
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对于金属而言,金属的电阻的原理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以外加电场作用下作定向运动时,可能会与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和金属阳离子(等你学了高中化学中的金属晶体结构后就会明白的)相碰撞,从而受到阻碍。所以起阻碍电流作用的是金属原子和金属离子。而当温度升高时,原子和离子的热运动加剧,它们与运动着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加,于是温度升高时,金属电阻通常是增大的。 灯泡的电阻用万用表去量这里的高温是相对而言,相对于绝对零读要高上一二百度的就算是高温超导体了。超导电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殊性质,处于转变温度的物质会进入一种全新的特性。超导现象是一种突变现象。对于导体的导电性,实际与物质的平均动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而与介质中自由电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紧密相关,自由电子的数量越多,介质的导电性越好,电阻越低。对于一般的介质而言温度越高介质中的自由电子越少活动能力越弱,电阻越大。而有一少部分介质,温度越高电阻越小,这种介质制成的电阻有个专有名称叫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出来的值(灯泡冷却的时候量的值)远小于灯泡工作时,
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金属材料在温度不高时,ρ(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m2/m)与温度t(℃)的关系是ρt=ρ0(1+at),式中ρt与ρ0分别是t℃和0℃时的电阻率。 α是电阻率的温度系数,与材料有关。锰铜的α约为1×10-1/℃(其数值极小),用其制成的电阻器的电阻值在常温范围下随温度变化极小,适合于作标准电阻。 已知材料的ρ值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后,可制成电阻式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半导体材料的α一般是负值且有较大的量值。 实验证明,绝大多数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温度系数都约等于千分之4左右,少数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温度系数极小,就成为制造精密电阻的选材,例如:康铜、锰铜等。
四、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灯丝的电阻和温度有关系,灯丝冷的时候电阻小,灯亮的时候,由于灯丝的温度很高,电阻变大。
如果是操作开关,开灯的瞬间,由于电阻很小,通过灯泡的电流是正常工作时的数倍,可能会造成对灯丝的损坏,经常这样会减少灯丝的寿命。
灯泡如果使用交流电工作,在工作的时候灯丝的温度基本上是不变的,灯丝做成螺旋形也是为了保持适当的温度,灯丝的电阻基本不变,这时候的电流就是灯泡工作时的正常电流,不会对灯丝有很大伤害。
五、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温度越低,电阻越小。
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材料电阻消失。
电阻温度换算公式: R2=R1*(T+t2)/(T+t1) R2 = 0.26 x (235 +(-40))/(235 + 20)=0.1988Ω 计算值 80 A t1-----绕组温度 T------电阻温度常数(铜线取235,铝线取225) t2-----换算温度(75 °C或15 °C) R1----测量电阻值 R2----换算电阻值。
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线性地增大,即ρ=ρ0(1+αt),式中ρ、ρ0分别是t℃和0℃的电阻率 ,α称为电阻的温度系数。多数金属的α≈0.4%。
由于α比金属的线膨胀显著得多( 温度升高 1℃ , 金属长度只膨胀约0.001%) ,在考虑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时 , 其长度 l和截面积S的变化可略,故R = R0 (1+αt),式中和分别是金属导体在t℃和0℃的电阻。
扩展资料:
电阻温度系数表示电阻当温度改变1度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单位为ppm/℃。有负温度系数、正温度系数及在某一特定温度下电阻只会发生突变的临界温度系数。
当温度每升高1℃时,导体电阻的增加值与原来电阻的比值,叫做电阻温度系数,它的单位是1代,其计算公式为 α=(R2-R1)/R1(t2--t1) 式中R1--温度为t1时的电阻值,Ω; R2--温度为t2时的电阻值,Ω。
电阻温度系数并不恒定而是一个随着温度而变化的值。随着温度的增加,电阻温度系数变小。因此,我们所说的电阻温度系数都是针对特定的温度的。
对于一个具有纯粹的晶体结构的理想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来自于电子在晶格结构中的散射,与温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实际的金属由于工艺的影响,造成它的晶格结构不再完整,例如界面、晶胞边界、缺陷、杂质的存在,电子在它们上面的散射形成的电阻率是一个与温度无关的量。因此,实际的金属电阻率是由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组成。
六、铜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铜的电阻与温度呈正相关,也就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原因与其他金属导体一样,电流在微观上就是电子的定向运动,温度高,金属原子(暂且认为是原子)不规则运动剧烈。增大了电子定向运动的困难。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人群中奔跑,如果人群中每个人走路都很缓慢,那么这个人往前奔跑的阻力稍微小点,如果人群中每个人都来回快速的走,那么这个人奔跑阻力就会稍微大点。
七、pt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在不用知道精确温度时,pt100热电阻阻值每升高一欧姆温度升高2.5摄氏度(用在低温时).
近似温度=(阻值-100)*2.5,100欧姆对应0摄氏度
铂电阻,简称为:铂热电阻,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它有PT100和PT1000等等系列产品,它适用于医疗、电机、工业、温度计算、卫星、气象、阻值计算等高精温度设备,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泛。
中文名
铂电阻
应用范围
医疗、卫星、等高精温度设备
设计原理
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它的工作原理: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它的阻值是成匀速增长的。
八、ntc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NTC电阻Rt与温度T公式如下:
Rt=10000*exp(3950*(1/(273.15+T)-1/(273.15+25)))。
例:0摄氏度时,电阻为33620.6037214357 欧姆
Rt=10000*exp(3950*(1/(273.15+0)-1/(273.15+25)))=33620.6037214357 欧姆
九、电阻大小与温度关系?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金属等;对少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如碳。
十、为什么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因为该实验电路是串联电路。当更换定值电阻后,电路的总电阻(R总=R定+R变)变了,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U总/R总,电路中电流I也会发生变化。
而滑动变阻器的输入电阻R变没有变,U变=IR变,它的两端电压U变也会随之变化,而电压表并在定值电阻两端,定值电阻R定的两端电压U定=U总-U变,也就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