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层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一个重要的理化指标。海水温度实际上是度量海水热量的重要指标。每天海水温度都会随着太阳的辐射而发生变化。大洋表层水温每天变化很小。一般不会超过0.4℃。浅海的海水表层每天的温度变化较大,常常可以达到3到4℃以上。海水表层温度的每日变化会通过海水向更深层海水传导,不过影响的最大深度不会超过50米。
表层水温的每日变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与太阳的辐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每天中午12点左右是每天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海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会在午后2点左右出现;每天夜间海水的温度都会降低,到凌晨4点海水的温度会下降到全天最低点。
为什么每天海水的温度变化总是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呢?因为太阳辐射的热量大部分用于蒸发海水,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升高水温,由于海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得多。因此,水温上升的过程十分缓慢,出现了海水温度最高值比太阳辐射最强时间滞后的现象。同样,海水降温的过程也进行得比较缓慢,形成了最低水温要比太阳辐射的最弱时间晚得多得现象。
每年海洋表层水温总是受到太阳辐射、海流和盛行风变化的影响。赤道和高纬度海区表层水温的年变化相对比较小,一般为1到2℃,中纬度变化最大,尤其史在北纬35度附近,表层水温年变化可以达到12℃。表层以下各层水温的年变化比较小。海水越深,水温越低,而且深层海水的水温年变化幅度也越来越小。不过,在大洋底层的海水由于受到地壳内岩浆活动的影响,温度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温约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达19.1℃,印度洋次之,达17.0℃,大西洋最低,为16.9℃。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处的水温约为4~5℃,2000米处为2~3℃,深于300D米处为1~2℃。占大洋总体积75%的海水,温度在0~6℃之间,全球海洋平均温度约为3.5℃。海水温度还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海水温度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鉴别洋流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地理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渔业、航海、气象和水声等学科也有重要价值。
zhichi
二、海水表层温度变化?
海水表层温度的每日变化会通过海水向更深层海水传导,不过影响的最大深度不会超过50米。
表层水温的每日变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与太阳的辐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每天中午12点左右是每天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海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会在午后2点左右出现;每天夜间海水的温度都会降低,到凌晨4点海水的温度会下降到全天最低点。
三、世界表层海水平均温度?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一个重要的理化指标。海水温度实际上是度量海水热量的重要指标。每天海水温度都会随着太阳的辐射而发生变化。大洋表层水温每天变化很小。一般不会超过0.4℃。浅海的海水表层每天的温度变化较大,常常可以达到3到4℃以上。海水表层温度的每日变化会通过海水向更深层海水传导,不过影响的最大深度不会超过50米。
表层水温的每日变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与太阳的辐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每天中午12点左右是每天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海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会在午后2点左右出现;每天夜间海水的温度都会降低,到凌晨4点海水的温度会下降到全天最低点。
为什么每天海水的温度变化总是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呢?因为太阳辐射的热量大部分用于蒸发海水,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升高水温,由于海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得多。因此,水温上升的过程十分缓慢,出现了海水温度最高值比太阳辐射最强时间滞后的现象。同样,海水降温的过程也进行得比较缓慢,形成了最低水温要比太阳辐射的最弱时间晚得多得现象。
四、温度测量最精确仪器?
温度测量最精确的仪器是铂电阻温度计(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PRT)。它是一种传感器,使用铂电阻材料来测量温度。铂电阻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该电阻是在附近的电路中测量的,并转换为相应的温度读数。
PRT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通常能够提供高达0.001摄氏度的精度。同时,铂电阻材料具有很高的线性度,使其能够在大范围内保持相对较精确的温度读数。此外,PRT也适用于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例如从-200摄氏度至+850摄氏度),使其成为最常用的常规温度测量仪器之一。
五、用什么仪器测量海水闲度?
目前,常用测量盐度的方法有:
①直接使用测量盐度的仪器测定;
②使用比重计测定再换算为盐度。用仪器测量精度高,但测量成本高,操作困难,所以养殖生产中一般使用比重计测量,然后再将比重计的读数与盐度进行转化。
比重计读数(B)与盐度(S)和水温(T)三者之间的关系为:S=1305(B-1)+0.3(T-17.5)(T≥17.5℃)S=1305(B-1)+0.2(17.5-T)(T≤17.5℃)例如:水温25℃,比重计读数为1.003时,盐度则为S=1305×(1.003-1)+0.3×(25-17.5)=6.17。
六、水稻测量水分仪器原理?
水稻测量水分的仪器原理主要是基于电导率测量原理。水稻测量水分的仪器通常采用电导率测量方法,原理是根据水体中的电离物质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水分含量。具体来说,仪器首先通过两个电极将电流通入水稻样品中,然后测量通过样品的电流强度和电压差。电导率的计算公式为电导率=电流强度/电压差。由于水中的电离物质浓度与电导率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率间接测量水分含量。此外,水稻测量水分的仪器还可能结合电容原理进行测量。电容测量是利用电容介质中的电荷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水分含量。当水稻样品中含有水分时,水分的存在会改变电容的大小,从而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间接测量水分含量。总之,水稻测量水分的仪器主要通过电导率和电容原理来测量水分含量,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电容等参数来实现对水分含量的准确测量。
七、世界表层深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的缘故。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温度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温度就低。
八、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什么?
测量温度的仪器一般称为温度计。温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温度计包括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水银温度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膨胀和收缩来确定温度,电子温度计则利用传感器和电子元件来转换温度为数字显示,而红外线温度计则通过测量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来确定温度。不同类型的温度计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但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温度信息。
九、时间测量仪器原理?
日晷是根据太阳在当地天空中的实际位置来测量时间的。这个时间称为视(或局部)太阳时。正午是太阳在子午线上的精确时刻(子午线是一条假想的线,从北向南穿过天顶),日晷投射出它最短的影子。
正午以前,太阳行经时,视太阳时为子午线前(上午),过了正午时,视太阳时为子午线后(下午)。
十、ifc温度测量原理?
依据液体膨胀定律,即一定质量的液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液体的压力与温度呈线形。气体、蒸汽的压力与温度也是呈一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压力式温度计的标尺应均匀等分。压力式温度计是由充有感温介质的温包、传压元件(毛细管)及压力敏感元件(弹簧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