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衡量空气冷热程度的量,表示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用摄氏度(t)表示,也有用华氏度(F)表示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常用绝对温度(T)表示,其间换算关系:t=5/9(F—32);t=T—273.15。
2、测量气温的仪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玻璃温度表。感应部分是一个充满测温液体的玻璃球或柱,示度部分为玻璃毛细管。测温液体常用的有水银,酒精和甲苯等。由于玻璃球内的液体的热胀系数远大于玻璃,毛细管中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升降,可表示温度。常用的有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的构造是在球部底处置一根玻璃针,直伸到毛细管口,使毛细管口变狭。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上升,温度下降时,狭管阻止水银下降,因而可测得最高温度。最低温度表用酒精作测温液,在毛细管内放一枚游标,温度上升时,酒精可越过游标上升,温度下降时,液面的表面张力带动游标下滑,游标位置可读出最低温度。阿斯曼通风干湿球温度表是德国人R·阿斯曼1887年所创,两支棒状温度表放置在防辐射性能极好的通风管道内,机械或电动通风速度为2.5米/秒。仪器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常用作野外测量气温和湿度。
②双金属温度计。能自动连续记录气温变化的仪器。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由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片金属焊接成,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位移量与气温接近线性关系。自记系统由自记钟,自记笔组成,自记笔与放大杠杆相连并受感应元件操纵。
③金属电阻温度表。利用金属丝的电阻正比于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常用的金属丝有铂丝、铜丝、铁丝等三种,阻值在几十—100欧之间,其中铂丝稳定性最好,可用来作标准温度表。电阻温度表适用于遥测。
④热敏电阻温度表。感应元件由几种金属氧化物混合烧结成的导体电阻,电阻值通常几十千欧,其电阻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于金属电阻温度表,但稳定性稍差,广泛应用于高空遥测。
⑤温差电偶温度表。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将A和B两个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金属导体,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称为热电偶。测量时,将热电偶一个接点置于恒温条件(如冰水溶液中)称参考端,另一个接点放在欲测物体上称工作端,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就会产生温差电动势,电动势正比于两接点的温度差。气象常用的铜—康铜热电偶温差电动势只有几十微伏(41微伏/℃),所以,为了提高测温灵敏度,常将几十对热电偶串接起来组成热电堆。热电偶温度表可用于遥测,在日射仪器和小气候观测中被广泛应用。
3、日平均气温就是全天气温的平均值。因为地面观测站每天的常规观测有四次(02、08、14、20时),所以就是先将四个时次的干球温度的值求和,再除以四。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同日平均气温。
4、在温热带,气温会在凌晨四、五点左右最低,在中午13、14点左右最高。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5、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气温为纵坐标,将计算所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就行了。
二、气象站观察天气的仪器有哪些
雨量筒(主要是用来观测降雨量),百叶箱(测温度)、风速观测仪、地表干湿温度计
三、测量天气的 工具
包括温度计、气压计、风向标、雨量测量器、计算机以及人造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