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的资料
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种类繁多,依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包括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和光测温度计等。
最早的温度计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593年发明,是一根敞口玻璃管,另一端连接一个大玻璃泡。通过测量管内水面随温度变化的位置,可以判断温度的变化。这种早期温度计的测量误差较大,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及其他科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将液体置于封闭的玻璃管内。1659年,法国科学家布利奥制造了一种温度计,缩小了玻璃泡体积,改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这种温度计已具备现代温度计的基本形态。荷兰科学家华伦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利用水银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
华氏温度计出现的同时,法国科学家列缪尔也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发现含有1/5水的酒精在水结冰和沸腾之间,体积膨胀显著。因此,他把冰点和沸点之间的80等分定为自己的温度分度,这便是列氏温度计。
华氏温度计改进后,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在1742年进一步改进,把水的沸点定为零度,冰点定为100度。后来,摄尔修斯的同事施勒默尔将两个温度点的数值倒过来,形成了现在的摄氏温度,即℃。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9/5℃+32,或℃=5/9(℉-32)。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温技术也不断改进。气体温度计因其测温物质氢气或氦气的液化温度极低,测量范围广泛,适用于精密测量。电阻温度计分为金属和半导体两类,根据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测量范围约为-260℃至600℃。
温差电偶温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的测温仪器,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这种温度计适用于温差较大的两种物质之间,测量范围广泛,有的能测高达3000℃的高温,有的能测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
高温温度计专用于测量500℃以上的温度,包括光测温度计、比色温度计和辐射温度计。这些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较为复杂,测量范围为500℃至3000℃以上,不适用于低温测量。
火电厂常用的测温仪表有那些
1、测量炉膛火焰或烟气的用红外测温仪,测温范围500~3300°C,参见德国DIAS红外公司的DSR10NF、DSR54NF(用于带颗粒的火焰)、DPE10MC、DT40C(用于清洁火焰,如天然气火焰等,也可以用于带颗粒的火焰);
2、炉壁测温和成像控制系统:德国DIAS红外公司PYROINC 380F、PYROINC 640F
3、炉膛火焰测温成像控制系统:德国DIAS红外公司PYROINC 380C、PYROINC 640C
4、目前大多常用的为热电偶,K型热电偶、S型、R型、双铂铑型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