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测定沸点时,要对温度计进行校正
温度计是常用的测温工具,因其读数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误差,故要获得准确的温度数据,就必须对所用温度计进行校正。
1.温度计读数的校正
普通温度计的刻度是在温度计全部均匀受热的情况下刻出来的。但我们在测定温度时常仅将温度计的一部分插入热液中,有一段水银线露在液面外,这样测定的温度比温度计全部浸入液体中所得的结果偏低。因此,要准确测定温度,就必须对外露的水银线造成的误差进行校正。
读数的校正,可按照下式求出水银线的校正值:
Δt=kn(t1-t2) (2 6)
式中:Δt--外露段水银线的校正值,单位为℃;
t1--温度计测得的读数值,单位为℃;
t2--露出待测系统外水银柱的有效温度,单位为℃(用另一支辅助温度计测定,将这支温度计的水银球紧贴于露出液面的一段水银线的中央);
n--温度计的水银线外露段的度数,单位为℃;
k--水银和玻璃膨胀系数的差。
普通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k值为:
t=0-150℃时,k=0.000158;t=200℃时,k=0.000159;t=250℃时,k=0.000161;t=300℃时,k=0.000164。例如:浴液面在温度计的30℃外测定的熔点为190℃(t1),则外露段为190℃-30℃=160℃,这样辅助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160℃×1/2十30℃=110℃处。测得t2=65℃,熔点为190℃,则k=0.000159;故照上式则可求出:Δt=0.000159×160℃×(190℃-65℃)=3.18≈3.2℃。所以,校正后熔点应为190℃十3.2℃=193.2℃。
2.温度计刻度的校正
市售的温度计,其刻度可能不准,在使用过程中,周期性的加热和冷却,也会导致温度计零点的变动,而影响测定的结果,因此也要进行校正,这种校正称为温度计刻度的校正。
若进行温度计刻度的校正,则不必再作读数的校正。
温度计刻度的校正通常有两种方法:
(1)以纯的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为标准 选择数种已知熔点的纯有机物,用该温度计测定它们的熔点,以实测的熔点温度作纵坐标,实测熔点与已知物熔点的差值为横坐标,画出校正曲线图。这样凡是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均可由曲线上找到校正数值。
常用的校正温度计的标准化合物有:冰-水(0℃)、二苯胺(53℃)、苯甲酸(122℃)。
(2)与标准温度计比较 将标准温度计与待校正的温度计平行放在热浴中,缓慢均匀加热,每隔5℃分别记下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标出偏差量Δt,Δt=待校正温度计的温度-标准温度计的温度,然后以待校正的温度计的温度作纵坐标,Δt为横坐标,画出校正曲线以供校正用。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指引,哪位能指点一下,太感谢了!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内部校准的温湿度计。
3.9.1标准仪器:外校温湿度计或外校恒温恒湿箱。
3.9.2校准环境: T=(20±5)℃ R.H=(50±25)%
3.9.3校准项目: 温度与湿度。
3.9.4允许误差:
3.9.4.1温度:0℃~50℃ 允许误差: ±1℃
3.9.4.2湿度:10%~100% 允许误差: ±5%
3.9.5校准方法:
3.9.5.1在室温下,将外校温湿度计与待校温湿度计哗浮糕簧蕹毫革桐宫昆放在一起至少30分钟进行检验。
3.9.5.2将待校温湿度计放置在外校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箱设定温湿度计允许范围内的温度与湿度对其进行检验。
3.9.5.3以上校准合格,贴上校准合格标签,并填写校准记录,如校准不合格,贴上停止使用标签并及时送修,在送修后应重新校准。送修及校正记录应保存于该温湿度计的履历表中。
3.9.6校准周期:该校准周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