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归纳如下: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温度计使用时,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然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在物态变化知识点中,需要了解物质的状态和物态变化。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它们之间的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熔化和凝固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和从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汽化是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液化是从气态到液态的过程,升华是从固态直接到气态的过程,凝华是从气态直接到固态的过程。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例如,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内能。这些过程可以用相图来表示,帮助理解物质的状态和物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冷热程度。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因此,理解和掌握温度的概念以及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对于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冰箱制冷原理与物态变化?
工作时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器相当于一个换热设备,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换热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所谓膨胀阀就是一个节流装置,因流出膨胀阀的制冷剂受到遏制,因此出来后制冷剂压力降低,温度继续下降,(冰箱的膨胀阀一般用毛细管代替,因从大管突然到小管,同样可以起到节流的效果)成为气液两相,再进入蒸发器,此时的制冷剂再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气化,成为高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冰箱的制冷原理是利用了制冷剂从液态到气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气态到液态变化过程中的放热特性,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就是将制冷机从气态转为液态的主要部件,冰箱里面的冷凝器管路是通过气态制冷剂的因此吸热,温度就会下降,冰箱外面的管路散热器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因此放热。
这种原理的系统叫热泵式系统,与空调是一样的,空调通过四通阀转换内机和外机的功能,夏天内机制冷时外机散热,冬天外机制冷而内机散热,就是制暖了。
三、物态变化公式?
物态变化一部分就没有公式,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固体--液体:熔化(吸热)液体--固体:凝固(放热)
液体--气体:汽化(吸热)气体--液体:液化(放热)
固体--气体:升华(吸热)气体--固体:凝华(放热)
四、物态变化规律?
汽化与液化
汽化:一)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吸热)
二)方式:沸腾和蒸发
沸腾:一)定义: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二)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三)影响沸点的因素:压强(液面大气压)
p
p越大,沸点越高
四)沸腾规律: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五)沸腾条件:a.温度达到沸点
b.持续吸热
注
沸腾前气泡的产生与变化:气泡上升,由大变小(内部主要是空气)
沸腾时气泡的产生与变化:由小变大(内部主要是水蒸气)
沸腾前水温变化:持续升高
沸腾时水温变化:保持不变
蒸发:一)定义: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二)特点:a.任何温度下都进行
b.蒸发吸热,具有致冷效果
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表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外界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5.液体种态不同,蒸发速度不同
液化:一)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二)方式: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常温下可进行)
熔化与凝固
熔化:一)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二)方式:吸热
晶体:一)定义: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二)熔化规律:固态(温度持续升高)——固液共存(温度保持不变)——液态(温度持续升高)
三)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四)熔化条件:a.达到熔点
b.继续吸热
五)影响熔点的因素:1气压
2晶体的纯净度
纯净度越高,熔点越高
非晶体:一)定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二)没有熔点
三)熔化规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熔融状态
四)熔化条件:a.温度稍高
b.继续吸热
注
晶体:金属、海波、萘、冰
非晶体: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冰:气压变高,熔点变低
凝固:一)定义: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熔化的反过程)
二)方式:放热
三)影响凝固点的因素:1气压
2晶体的纯净度
纯净度越高,凝固点越高
晶体:一)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二)凝固规律:晶体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三)影响因素:1气压
2晶体的纯净度
纯净度越高,凝固点越高
四)凝固条件:a.达到凝固点
b.继续放热
非晶体:一)凝固规律:全程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没有凝固点
三)凝固条件:向环境放热
注
温度大于熔点(凝固点)——液态
温度小于熔点(凝固点)——固态
升华与凝华
升华:一)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
二)例子:1樟脑丸变小
2冰雕变小
3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4灯丝(钨)变细
凝华:一)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二)例子:1北方冬天窗上的冰花(内侧)
2霜
3雾凇(严寒、有雾)
4灯泡变黑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一)特点:极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二)应用:1.人工降雨
2.舞台上的烟雾
形成:干冰升华,周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注
人工降雨:云的形成:小液滴(水蒸气遇冷液化)
小冰晶(小液滴凝固,水蒸气凝华)
当小冰晶达到一定重量时,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就要掉落。
下落过程中温度≤0℃,下雪,>0℃。
五、什么物态变化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当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物质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物质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来破坏分子的排列方式,来增加分子间的势能。而大量分子的动能。没有改变,所以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除了在改变分子间的势能以外。也增加了分子的动能,所以温度会升高。
六、物态变化原理?
“物态变化:由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就形成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何判断发生的是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找到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再根据定义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简介
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温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的正常体温为37°C或310K。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273.15℃)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因此0K的温度又称为“绝对零度”或“绝对度”。
温度计:定义: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出物体温度的仪器。
工作原理:a.常用温度计(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是根据液体(如汞、水银、酒精、煤油)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b.数字式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
七、物态变化的科学原理与应用
物态变化是一个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从冰块融化到水蒸发再凝结成雨滴,再到沸腾的水汽凝结成水珠,这些都是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的物态变化。对于这些变化的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我们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的状态转变。根据热力学定律,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当物质受到热量或压力的作用时,就会发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这就是物态变化。常见的物态变化包括熔融、沸腾、凝固、蒸发、凝结等。
物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物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压力。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有利于物质由固态向液态或气态转变,而温度降低则有利于物质由液态向固态或气态向液态转变。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物质的物态,比如增大压力有利于气体向液态转变,减小压力则有利于液体向气态转变。
物态变化的应用
物态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蒸发是水分从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这是我们制造饮用水的重要方式;凝结是水蒸气转变为液体的过程,这是形成云雨的基础;熔融是固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这在金属冶炼、玻璃制造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此外,物态变化在制冷、供暖等生活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点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物态变化的类型:熔融、沸腾、凝固、蒸发、凝结等
- 影响物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度和压力
- 物态变化的热力学规律和相变过程
- 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通过对物态变化的系统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也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八、8种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态变固态,要放热
熔化:固态变液态,要吸热
汽化:液态变气态,要吸热
液化:气态变液态,要放热
升华:固态变气态,要吸热
凝华:气态变固态,要放热
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其他物态如: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软物质等。
九、什么是变化物态?
固态液态气态三态变化称为物态变化,为初中物理知识点
十、霾的物态变化?
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空中较多的颗粒物上,就形成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