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和热通式?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 (aq)=H2O(1) △H =-57.3kJ/mol
二、中和热与中和反应热的关系?
从概念上进行比较
中和反应反应热:在溶液中,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其数值不确定,单位kJ/mol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其数值为57.3,单位kJ/mol,是确定值。
对中和热的理解:
①“稀溶液”指浓度小于1mol/L的溶液,因为溶液混合时会产生溶解热效应而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②生成的盐为可溶性。
③指生成“1mol H2O”的热效应
④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生成沉淀所产生的热效应”
⑤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H+(aq)+OH- (aq)= H2O(l) △H=-57.3 kJ/mol
如用醋酸代替盐酸或用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偏低;用浓硫酸代替盐酸,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偏高,但中和热不变,仍为57.3kJ/mol。
三、中和热测定公式?
中和热的测定计算公式是:Q=mcΔt。其中Q为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为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为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Δt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四、怎样计算中和热?
中和热是实验测定出来的 ,即稀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 水所放出的热量 ,为57.3kJ ,写成公式便是:H+ + OH- = H2O △H= -57.3kJ/mol,此时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测量时,用的酸和碱的量为0.050L的0.50 mol/L的盐酸和0.050 L的0.5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只能生成0.025mol的水,故要用反应放出的热量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即△H =-Q/n水=-cm(t2-t1)/n水。
五、如何计算中和热?
Q=mcΔt,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来测定的,因此书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六、中和热的质量?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生中和反应时,由于所用的酸和碱有强弱不同,又有一元、二元或多元之分,因而中和热各不相同。
一元强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
一元强酸跟一元强碱中和时,中和热为57.3 kJ/mol。
一元弱酸跟一元强碱的中和热
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低于57.3 kJ/mol,也有个别高于57.3 kJ/mol的。这主要取决于弱酸或弱碱电离时吸热还是放热。
一般地说,弱酸或弱碱的电离是吸热的,因此,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还要扣除电离时吸收的那部分热量,中和热也就低于57.3 kJ/mol。例如,1 molCH3COOH跟1 mol NaOH溶液反应时,中和热是56.0 kJ/mol。
有的弱电解质电离时是放热的。例如,1 mol氢氟酸电离时放出10.4 kJ/mol热量。当它跟1 mol NaOH溶液反应时,中和热是67.7 kJ/mol。
七、中和热实验的现象?
1. 减少散热 使实验更精确
2.数值会偏小 有热量散失了嘛
3. 如果数据变了的话 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没给出原数据) 所求中和热数值不变 理由 中和热是个定值 不会随反应物的量的改变而改变
4.氨水是弱电解质 在水中不完全电离 所以反应是会边反应变电离 而电离是吸热过程 会吸收部分热量 导致测的的热量偏低
5.保证其中一种反应物能完全反应(浓度低的那种) 可以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等等
八、中和热的测定公式?
中和热的测定计算公式是:Q=mcΔt。其中Q为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为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为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Δt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来测定的,因此书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九、中和热怎么测质量?
由于测定中和热时用的酸碱均为稀溶液,其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所以计算时m总=v碱+V酸。
十、中和热偏大的原因?
进行中和热测定时,所测结果偏低的原因主要有:
(1)仪器的保温性能差。课本中用大小烧杯间的碎纸片来隔热保温,其效果并不好,避免不了热量散失,所以测定结果偏低,这是主要原因。
(2)实验中忽了小烧杯、温度计所吸收的热量,因此也使测定的结果偏低。
(3)计算中假定溶液的比热容为4.18kJ・K -1 ・kg -1 ,密度为1g・cm -3 ,实际上这是水的比热容和密度,酸、碱溶液的比热容、密度均比此数大,所以也使测定结果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