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理资质要求?
具备工程监理综合资质或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丙级及以上监理资质”,此项企业资质证书由水利部门或住建部门颁发均予以认可。
二、高标准农田还是高效农田?
个人认为是高标农田。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2021年9月20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公布,《规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5]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三、高标准农田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别?
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一般来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这是它与普通农田的区别,请参考,
四、高标准农田概念?
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五、高标准农田特征?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同时,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六、高标准农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区别?
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到底有多高?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颁布实施,各界对“高标准”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对于4亿亩的建设规模和6000亿元的资金投入来说,“高标准”是对质量的一种界定,也是一种承诺。
《规划》要求经整治的基本农田平均提高1个等级,可见“高标准”与耕地质量等级直接挂钩。既然如此,有人会问:高标准基本农田究竟是几等地?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所有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也显示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通常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规划》将“提高1个等级”作为可测定、可考核、可检验的平均标准提出来,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精神,也要求各地结合耕地质量实际制定区域性的质量等级“高标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基本农田质量的“高标准”?2011年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出台,从国家层面对建设过程各环节以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耕作层厚度等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标准”并非全国通用的绝对标准一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也应该是一种统筹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活动。比如,东北平原区主要应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推行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华南丘陵平原区应注重改善基本农田生态;云贵高原区应将农田整治与陡坡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结合,加强坡耕地整治;黄土高原区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防治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见,“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对基本农田建设过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从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符合当地特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七、高标准农田补贴发放归哪个部门管?
高标准农田:项目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项申请报告→ 县(区)农发办编制项目建议书→市办考察、批复→ 县办纳入项目库、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办对可研报告评审、批复→ 省办下达计划编报指标→ 县、市上报计划→ 省办批复并报国办备案。
八、高标准农田竣工预验收监理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施工单位代表: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高标准农田竣工预验收监理会议,共同开展对本工程的预验收工作。我作为本工程的监理代表,向大家汇报本工程的建设情况和监理情况,并就竣工预验收工作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首先,我代表监理单位对本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理,确保了工程的合规建设和质量安全。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对施工单位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了工程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其次,本工程是一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工程。在本工程建设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利益,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土地的优质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最后,对于竣工预验收工作,我们建议在验收过程中,重点关注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并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土地利用、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同时,要加强与业主代表、施工单位代表的沟通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合格验收。
总之,本工程的建设和监理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协助,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农田建设和农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九、高标准农田建设占用农田如何补偿?
征用农村耕地赔偿标准
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2.
相关税费
耕地占用税,按每平方米2元计算。
商品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每亩1万元计算
十、打造高标准农田,守护基本农田资源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
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土地利用、农田建设、农业生产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农田。其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产能、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其中,水利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库、灌溉系统等的建设;土地整理包括土地平整、排水等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田间水利、排灌设施等的建设。
基本农田的意义与保护
基本农田是指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农田资源。保护基本农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基本农田保护的关键举措
基本农田保护的关键举措包括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处罚力度,加强基本农田的监督管理等措施。
总结
打造高标准农田,守护基本农田资源,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更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有助于提升农业产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性,达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