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何意?
句出《孟子〈万章句上〉》最好上下文共同理解为好。原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译文: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做了官便爱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便内心焦急得发热。不过,最孝顺的人却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
二、君知我则报君,友知我则报友?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格言,意思是如果你知道我的好处,我就会回报你;如果我的朋友知道我的好处,我也会回报我的朋友。这个格言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关照与互惠互利的原则,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价值观的体现。通过这个格言,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君明则臣贤君昏则臣佞什么意思?
指的是皇帝和大臣的关系。
当皇帝比较英明的时候,大臣往往比较贤良,因为英明的皇帝,会任命一些比较贤能的人来辅佐他治理国家。
而当皇帝比较昏庸的时候,他所任命的大臣往往是比较无能的,因为他不清楚什么样的人能够帮助他,所以就会有一些非常昏庸的人来做他的大臣。
四、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什么意思?
作为君主做的就是控制住臣子,管理好属下。而作为臣子想的就是要如何反制君主,在君臣博弈中获得胜利。
五、君不君则臣不臣全文?
“君不君则臣不臣”,俗语,意思是指在上者如有非分之举,在下者也将不以上下礼仪对待。
出处
《大宋宣和遗事》:“陛下既不以万乘之尊自尊,则在下小臣得以无忌惮也。所谓‘君不君,则臣不臣’,陛下自悔其过可也。”
解释
意思是指在上者如有非分之举,在下者也将不以上下礼仪对待。
六、君有道则为官,君无道则避世?
君子无道则隐,有道则出。意思是:如果天下政治清明就“出山”,靠自己的才华来辅佐明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如果天下昏暗,君王昏聩,就隐于世,碌碌于凡人一个。
出自:《论语·泰伯》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释义: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七、君明则臣直,君之功也?
国君英明,臣子就会正直,是君主的功绩啊。
《封神演义》一一:“臣闻君明则臣直。直谏君过者,忠臣也;词谀逢君者,佞臣也。”
八、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的意思?
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一定懂得乐音。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原文如下: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
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
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
文侯曰:“善。”
九、君则敬臣则忠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出自《三字经》。
节选: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十、君失言则失臣原文?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摘自《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解释: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谨守慎密,不会随意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