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氮测定方法?
有以下三种方法
1)快速氨氮检测试纸
2)分光分度法
3)蒸馏-中和滴定法
1、快速氨氮检测试纸
不需要用到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也不需要实验室,方便简便,很合适用于出差使用!类似pH试纸,通过比色管显色,用肉眼对比色就可以。
一个盒子通常包含50个比色管,一次使用一根
优点有:
1)水样检测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2)可靠,原理来源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
3)携带方便,一个方便面大小,可随身携带 。
4)操作简单,只需将待测水样加入比色管中对照,滴加匹配试剂,摇匀,即可得到比色结果。
5)便宜,只需要几百块就可以买一盒。
缺点:不够精确,只能估算范围很广的值。
2、分光分度法
利用精密仪器和分光光度设备,可准确测量氨氮浓度。
优点:精密度也比较高,操作比滴定更方便。节省时间! 这是近年来最流行的方法之一。
3、中和滴定法
采取传统检测方法,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蒸馏液出液中的氨氮。
优点:该方法能准确检测氨氮含量,不会因水样中氯离子过多而影响浊度和干扰透光检测。
二、总氮的测定?
总氮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转变为硝酸盐后,再以紫外法、偶氮比色法,以及离子色谱法或气相分了吸收法进行测定。
三、氨氮的测定?
氧化镁蒸馏法,将样品调至中性,加入氧化镁是为了创造弱碱性的环境,这样子铵态氮才能被蒸馏出来。在pH值大于11的环境下,铵根离子向氨转变,氨通过氨敏电极的疏水膜转移,造成氨敏电极的电动势的变化,仪器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氨氮的浓度。
10%硫酸锌溶液:称取10g硫酸锌溶于水,稀释100ml,贮于玻璃试剂瓶中。
2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四、总氮的测定方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1、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现如今,水质监测的主要方法,如英国RAIKING,中国锐泉等品牌是主流的在这个标准基础上优化的在线监测产品。
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室。
3、也有采用氨氮、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将结果累加值作为总氮的测量结果。典型应用如德国WTW。在环境地表水、水质监测领域,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优化方法是当前的主要方法。
五、水中氨氮的测定?
检测水中氨氮的方法有许多,包括水杨酸比色法,纳氏试剂比色法,氨气敏电极法。
六、总氮的测定意义?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地表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七、土壤碳氮比测定意义?
碳氮比,是指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一般用“C/N”表示。如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30-33:1,香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为64:1。适当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发酵分解。
耕层(上部15CM)土壤有机质C/N比通常变动在8:1-15:1,中问值在10:1-12:1之间,在同一气候条件下,C/N比变化很小,至少在同样管理的土壤中是如此。
C/N比的变化一般而论与气候条件相关。如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土壤的C/N比低,在气温大致相同条件下,如果年降雨量大致相同,那么较温暖地区的土壤,C/N比较寒冷地带土壤为低,C/N 比底土层一般比表土层底。
微生物发酵中培养基的碳氮比:
由于碳源和氮源在生物生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分析营养源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时,人们在碳氮比以及碳源和氮源浓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发现,碳氮比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细胞生长和外源蛋白表达和积累,过低导致菌体提早自溶;过高导致细菌代谢不平衡,最终不利于产物的积累。
即使碳氮比处在合适水平,碳源和氮源浓度过高和过低也不利于细胞生长和外源蛋白表达和积累,浓度过高,细胞在发酵过程后期生长缓慢,代谢废物产生较多,最终使得菌体代谢异常,影响外源蛋白合成;浓度过低,培养基所能提供的营养物质有限,影响细胞的繁殖。
八、水中总氮的测定方法?
水质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1、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现如今,水质监测的主要方法,如英国RAIKING,中国锐泉等品牌是主流的在这个标准基础上优化的在线监测产品。
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室。
3、也有采用氨氮、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将结果累加值作为总氮的测量结果。典型应用如德国WTW。在环境地表水、水质监测领域,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优化方法是当前的主要方法。
九、测定氨氮时怎么稀释?
加蒸馏水,看你量多大,一般加50倍百倍,以此类推
十、氨氮废水测定的波长?
1. 是200-275 nm。2. 这个波长范围被选择是因为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在这个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吸光度,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测定其浓度。3. 在氨氮废水测定中,选择适当的波长范围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仪器设备的特性进行波长的选择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