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和超高效液相的区别在那?

admin 泰里仪器网 2024-10-20 15:14 0 阅读

一、高效液相和超高效液相的区别在那?

区别如下;

1、超高效液相系统耐压更高,可以以更高的流速进行分析,并且在高流速下仍能保持很好的理论塔板数。

2、高效指的就是效率更高,即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分析更多的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是相对经典液相色谱来说的,高效液相色谱具有更细的流动相传输管路,内径更细的色谱柱,从而使死体积变小,理论塔板数更高,分析时间更短。超高效就是通过提高流速来减小出峰时间,缩短样品流出速度,从而提高单针的分析时间来实现比高效液相更加“高效”的。

3、超高效液相需要整个液相色谱系统,包括色谱柱都具有很高的耐压能力,故其所用的配件和色谱柱一般均为专用,不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柱代替。

二、安捷伦高效液相原理?

安捷伦高效液相原理是基于分离物质在不同的相中具有不同的亲和性的原理。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在高压下进行的液相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复杂的混合物、有机和生物分子。

HPLC包括一个液相流动系统、一个分析柱以及一个检测器。样品在流动相中被输送到柱中,在柱中与固定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离。固定相通常是一种填充在柱中的细小粒子,可以选择不同的固定相来适应不同类型的分析。流动相从柱中释放化合物,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的化合物。

HPLC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成分、梯度或温度等变化来优化柱分离。其中,梯度HPLC是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允许分离不同种类、多组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超高液相和高效液相的区别?

APSH-6000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区别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与APSH-6000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相同,所改变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小颗粒、高性能微粒固定相的出现。APSH-6000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例如常见的十八烷基硅胶键合柱,它的粒径是5um,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会达到3.5um,甚至1.7um。这样的孔径更加利于物质分离

(2)超高压输液泵的使用。

由于使用的色谱柱粒径减小,使用时所产生的压力也自然成倍增大。故液相色谱的输液泵也相应改变成超高压的输液泵。

(3)高速采样速度的灵敏检测器。

(4)使用低扩散、低交叉污染自动进样器。配备了针内进样探头和压力辅助进样技术;

(5)仪器整体系统优化设计。色谱工作站配备了多种软件平台,实现超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与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自动转换。

与传统的HPLC相比,UPLC的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分别是HPLC的9倍、3倍及1.7倍,它缩短了分析时间,同时减少了溶剂用量降低了分析成本。

不过由于实验过程中仪器内部压力过大,也会产生相对应的问题。例如泵的使用寿命会相对降低,仪器的连接部位老化速度加快,包括单向阀等部位零件容易出现问题等。

四、高效气液相色谱可以测什么化学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用于分析检测,液相色谱仪包括分离和分析两种功能的仪器,前者是液相制备色谱仪,分离、收集一种或多种色谱纯物质,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实验室,目前三泰科技的

SepaBean® machine系列快速液相制备色谱仪

是国内外广受好评的制备型液相色谱仪,为科研人员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

五、高效液相色谱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

六、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步骤?

操作步骤如下:

1). 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

2). 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3). 打开hplc工作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色谱仪),连接好流动相管道,连接检测系统。

4). 进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单,点击manual,进入手动菜单。

5). 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

6). 调节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动相,可以先试一下压力,流速越大,压力越大,一般不要超过2000。

7). 设计走样方法。

8). 进样和进样后操作。

9). 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

10). 填写登记本,由负责人签字。

11). 流动相均需色谱纯度,水用20m的去离子水。

12). 柱子是非常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让液体过柱子。

13). 所有过柱子的液体均需严格的过滤。

14). 压力不能太大,最好不要超过2000 psi。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它是在生化和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柱层析仪。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该方法有效方便快捷地解决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得出想要的数据,成为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七、高效液相色谱通道设置?

1).首先对流动相进行过滤,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一般为有机系和水系,常用的孔径为0.20um和0.45um。

02

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03

3).正常情况下,仪器首先用甲醇冲洗10-20分钟,然后再进入测试用流动相(如流动相为缓冲试剂,则要二次重蒸水冲洗10-20分钟,直至色谱柱中有机相冲净为止)。

04

4).一般情况下,流动相冲洗20-30分钟后,仪器方可稳定,最重要的是仪器基线走后,方可进样测试。

05

5).同时进两针标样,将其结果相比较,其结果的比值在0.98-1.02之间后,就可以正式进行样品的测试了。

06

6).样品测试结束后,就要进行色谱仪及色谱柱的清洗和维护。如流动相为缓冲试剂,同样也要用重蒸水清洗10-20分钟,方可用有机相进行保护,否则,有损色谱柱。

07

7).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

08

8).填写登记本,由负责人签字

八、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适用对象及优缺点?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原理差不多,都是用载体把样品带到色谱柱中分离的过程,各自有各自优缺点和应用领域,不好放在一起比较,如果非要比较,也只能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以下。

一、流动相

  气相色谱仪用气体作流动相,又叫载气。常用的载气有氦气、氮气和氢气。与个高效液相色谱仪相比,气相色谱仪流动相的种类少,可选择范围小,载气的主要作用是将样品带入气相色谱仪系统进行分离,其本身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很有限。

  而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流动相种类多,且对分离结果的贡献很大。换一个角度看,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参数优化相对高效液相色谱仪要简单一些。此外,气相色谱仪载气的成本要低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的成本。

二、固定相

  因为气相色谱仪的载气种类相对少,故其分离选择性主要通过不同的固定相来改变,尤其在填充柱气相色谱仪中,固定相常由载体和涂敷在其表面的固定液组成,这对分离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导致了种类繁多的气相色谱仪固定相的开发研究。迄今已有数百种气相色谱仪固定相可供我们选择使用,但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固定相也就十几种。

  故液相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选用不同的流动相来改变分离选择性。当然,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常用的固定相也不过十几种。在实际分析中,气相色谱仪一般是选用一种载气,然后通过改变色谱柱以及操作参数来优化分离,而高效液相色谱仪则往往是选定色谱柱后,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种类和组成以及操作参数来优化分离。

三、分析对象

  气相色谱仪所能直接分离的样品是可挥发、且热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500℃。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目前已知的化合物中,有20%~25%可用气相色谱仪直接分析,其余原则上均可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也就是说气相色谱仪的分析对象远没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多。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虽然不能用气相色谱仪直接分析的样品,通过特殊的进样技术,如顶空进样和裂解进样,也可用气相色谱仪间接分析。比如高分子材料的裂解色谱就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气相色谱仪分析对象的范围。此外,气相色谱仪比高效液相色谱仪更适合于气体的分析。

四、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技术有多种,比如热导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氮磷检测器等,其中FID对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均有响应,且灵敏度相当高,最小检测限可达纳克级。

      而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尚无通用性这么好的高灵敏度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仪仪器常配的也就是紫外-可见光吸收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前者的通用性远不及气相色谱仪中的FID,后者的灵敏度又较低,且不适于梯度洗脱。

九、高效液相内标法原理?

就是选择一个物质添加样品中,然后看它的响应值与被测物的响应值得比率,这样就可以计算被测物的含量了

十、高效液相色谱没有基线?

首先查看方法参数中的检测器,里面有一个D2灯的选项,查看此选项是否为ON,如果是OFF,那就是没开灯而已,调节至ON后下载方法就可以。一般来说自检通过的话氘灯不会坏。你还是再看看方法设置吧。

The End
上一篇 电子发票上的电子签名 下一篇 单克隆细胞含义?

相关阅读